分享到: | 更多 |
小孩子看病打针吃药,哭得“梨花带雨”,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但近日重庆九龙坡一家医院的检验科医生在微信朋友圈上吐槽:一位婆婆因为孩子抽血一直哭,竟然这样安慰孩子:“医生阿姨坏,把我们弄哭了,打她!”记者辗转联系上发微信的检验科医生张龄(化名)。她表示,这种家长她遇上已不是第一次了。(7月26日《重庆晚报》)
相信只要稍稍和带孩子的家长接触过,都不难理解,当小孩抽血一直哭,家长说出“医生阿姨坏,把我们弄哭了,打她!”这样的劝慰,实在太过正常。事实上,这里的“医生”可以换成是其他任何对象,也一般都不会有人因此感到被伤害和冒犯。毕竟,对话语的理解都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下。小孩哭闹,家长随口一句“某某坏”,都知道是“哄”小孩子的,当不得真,因而也就谈不上伤害。
发微信的医生称,这种家长她遇上已不是第一次了。可以想象,这里最大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不少家长对医生有什么偏见,而不过恰恰在医院,小孩哭闹的场景可能最多,家长进行劝慰的机会自然增大。正常情况下,这样的话语实在不应该被读出“特别”的意味。要说不恰当,可能会给孩子形成误导,那也只是说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换一种哄劝方式即可。若据此在之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恶意”,则属于不必要的“假想”了。
必须承认,医生对此所感觉到的不适,确实可能与当下的医患关系的紧张有某种关联,致使一些医生会对任何来自患者的“评价”产生过敏,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受害者”的位置。但也要看到,如果自身过于突出这种心理暗示,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医患彼此之间的误解甚至是紧张、对立。
理想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无论是个体之间,还是群体之间,都应该是放松的、宽容的。话语禁忌越多,就意味着双方彼此理解就越受限,正常的对话被扭曲和曲解的几率也越大,更容易导致关系恶化。具体到哄劝小孩的情境中,家长注意措辞,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冒犯,确有必要。但医生也不应该太过于作受害者的心理联想,将无心之说上升到故意伤害的高度。
无论如何,在一种互相戒备的心理下,不可能衍生出真正的理解。医患关系同样如此。都说要解决医患矛盾,缓解医患关系,是系统性的复杂命题,但殊不知,这之中的复杂一面,就包括医患双方之间的心理调试。比如避免“无心”之语的伤害,放下戒备,不“自我添堵”。毕竟,当任何一种语言与行动都可能被过度解读和放大,所带来的伤害只能是相互的。因此,还宜淡化“医生坏阿姨”之中的角色冲突,从正常的语境下加以理解,对双方而言都是好事。
金海燕:当“滥用职权”成为社会之“滥” 2010-09-29 |
金海燕:当“滥用职权”成为社会之“滥” 2010-09-30 |
吴 帅:“医生红黑榜”对医生不太公平 2011-04-08 |
吴杭民:句句录音,医患步步惊心 2011-11-02 |
毛建国:全民补钙背后的“大音希声” 2012-02-23 |
王云娜:“男婴夭折保温箱”,期待回应 2012-12-11 |
王 攀:伤害女童的仅仅是游泳教练吗 2013-07-29 |
廖保平:你为什么会给老师送礼 2013-09-10 |
戴先任:体检造假比喂药更可怕 2014-05-12 |
放宽孩子入学年龄限制不是好主意 2008-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