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沈素芬:“全面二胎”的现实依据在哪里?
//www.workercn.cn2015-07-29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7月10日,国家卫计委通报我国人口和计生工作情况时首次透露,在全面放开二孩方面,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这是近半年来卫计委第6次回应“全面二胎”问题。(7月29日《法治周末》)

  人口增长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之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会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人口减少则会引起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导致经济停滞。美国经济学家勃斯鲁普也表示,人口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资本需求, 从而明显影响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可见,人口问题是一个亟需重视的社会问题。

  有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理想的年龄结构应符合“人口低增长和长寿命”两大特征,理想的性别结构则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别人数相等或相近”的特征。具体而言,人口低增长是指年人口出生率在14.0‰~16.0‰。在此种水平下,社会各项指标正常,人口与经济协同较好,经济社会得到和谐发展。而年出生人口急速增长(人口出生率高于16.0‰)或负增长(人口出生率低于14.0‰)就会使人口结构恶化,并衍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具体到中国人口现状,有几组数据需要先了解一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我国人口性别比高达118.06,其中0-19岁人口男孩有1 .72亿人,比女孩多出2200万。也就是说,2020年以后,每十个年轻男性中将有一个难以找到女性与之相匹配。

  而让人担忧的还不止这一点: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劳动力储备出现50年来的首次萎缩,大城市生育率(即平均每位女性一生中生育子女数)在1.0左右徘徊,成全世界最低。放眼全国,这个数据也比保持人口稳定所需的2.1低得多。另外,据国家卫计委去年7月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0~14岁低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5%,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降低0.1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不断上升,从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出现净减少,老龄化加速和少子化加剧并存的人口结构问题十分突出。

  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人口总量虽然很大,但总体生育率水平明显低于2.1的更替水平,而且中老年人占了相当比例,老龄化严重。所以,从人口结构合理性来说,劳动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隐患。

  前几天,媒体重磅聚焦了东北人口未富先老,人口加速“老龄化”的问题。其实,东北地区人口问题只是中国人口问题的冰山一角。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中国已经陷入了“加速变老”的人口危机之中。

  此前,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曾发布报告称,中国的“人口红利”从2010年开始逐渐消失,即使执行了“单独二胎”政策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报告建议政府尽快从现有的“单独二胎”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早在去年7月,国家卫计委有关发言人表示,除西藏、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已依法启动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然而,研究数据表明,新增出生人口数远低于预期。据估计,我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共有1100多万对,但其中提出申请的家庭不足10%。

  人口加速“变老”、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持续走低、生育意愿低......正在一步步消失的“人口红利”,呼唤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正式出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