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高亚洲:恶意拖欠赔偿款是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
高亚洲
//www.workercn.cn2015-07-30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7月27日,澎湃新闻曾报道《男子被错关648天获赔13万一年没拿到,被告知财政钱未到》一事。7月28日,宋国平告诉澎湃新闻,河南驻马店驿城区检察院工作人员已通知他前往检察院领赔偿款。当晚,驿城区检察院赔偿办主任向澎湃新闻证实了此事。(7月29日澎湃新闻)

  这是一个让人唏嘘的新闻:一个人被错关648天,本就是一次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当然,能迎来“被释放”,是值得庆贺的幸运,而由此获得国家赔偿,既是对其伤害的一种补偿,也是公民权益不可侵犯的彰显。

  无从知道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宋国平在来来回回讨要赔偿的路上,有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当他一次次被告知“财政钱未到”时,一定是一次次挫伤着一个不幸的“幸运者”的自尊心。如果“财政钱未到”是可以理解的“走程序”,那么,在媒体关注后,不过一天的时间,就可以领到赔偿款,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好消息”,如果这也算正义归来,这迟来的正义,看上去更像是一次倒逼下的良善,对受害人来说,则是一次赤裸裸的“二次伤害”。

  当然,一个可能存在的情形是,在舆论关注的这一天,刚好是到了财政审批的最后节点,只是,这会是事情的全部真相吗?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难以推翻的猜测,稍有梳理,我们便不难发现,有多少涌动的暗流是在神奇的网络曝后得以大白于天下,有多少正义归来是在新闻聚焦下得以实现的呢?久拖不决——媒体曝光——领导重视——问题解决,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条新闻生产的链条,这足够让人相信,宋国平这次的“幸运”,只是要拜媒体曝光所赐。

  作为一种社会监督力量,通过媒体的曝光,实现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固然是体现新闻监督在社会中所起到的积极价值,但是,回到事情本身来看,当所有的久拖不决,都要依赖于媒体曝光来解决,当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迷信于这种媒体曝所能发生的改变,我们是否应该反思,那些正式制度范畴的权利救济力量,该处于何等尴尬的境地?而从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来看,这种正当的权力救济力量才是最应值得依赖的。

  而这种尴尬的存在,不仅对受害人来说,是赤裸裸的“二次伤害”,对代表正式制度救济力量的政府公信力,同样是大大的伤害。那么,一个直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恶意拖欠的发生呢?检查院工作人员对公民权利的淡漠,是可以想见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板子都拍在检察院工作人员身上,恐怕也是有失偏颇的,一个可以猜想的事实是,在媒体介入之前,这笔赔偿款或许真的还在审批的路上,那么,需要诘问的是,对公民赔偿款的审批程序需要这么冗长吗?这中间到底是制度设置的障碍还是人为拖延的呢?而当媒体关注就迅速给以审批,本身就说明了审批程序存在严重的随意性。

英谚有云:迟来的正义都是一种不正义,宋国平能拿到赔偿款,实在不算是所谓的正义归来,对其所造成的二次伤害,在制度层面应有足够的省思,别让这种“二次伤害”寒了人心,伤了公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