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名10岁左右女孩掉进长江,5人接力营救。惊心动魄的救援过程中,几人因体力不支差点出意外。让人没想到的是,获救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悄悄离开,连声谢谢也没讲。(《现代快报》8月18日)
对于这则新闻,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即5人奋不顾身相救,当事人却不仅没道谢,反倒是“扬长而去”。在这样的基调下,“没良心”成了不少人的谴责声,道德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担心类似事件的不断发生,会让救人者心寒,从而不会再去伸出援助之手。
说实话,面对相似的新闻,舆论的担忧惊人地相似。不仅是这则“被救未道谢”的事件,还有时常讨论的扶起跌倒老人反被讹诈的问题。于救人者来说,他们基本上都表示理解或不在意,并强调不后悔自己的做法,而担忧的都是旁观者,他们为救人者担忧,这些事件也成了他们以后施救的顾虑。
记得最开始在讨论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之时,就有人指出,我们实在是太需要一个“坏老人”了,如此一来,面对自己扶不扶的纠结,都可以撒娇地将这些案例拿出来,理直气壮地取得道德豁免权。不信你看不少网友的评论,“太没良心了,遇到这种事情我才不管呢”“太寒心了,真是忘恩负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了“被救未道谢”的先例,真的又有很多人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说这些话,并不是刻意要给舆论唱反调,而是面对这类事件,不要急着让价值判断先行。以这则新闻为例,目击者也说,“小女孩被救起后一直哭”,那么家长将其快速带离现场,会不会有别的原因呢?在这些具体细节没有厘清之前,就此给被救者定性,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
很明显,这则新闻的一些细节还需要挖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被救未道谢”的基调具有很强的价值引导性,说白了,这就是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媒体可以选择信息呈现的方式和基调,从而安排相关的话题吸引受众关注,进而让受众讨论。而在这里,假如只呈现救人者的英勇事迹,尽管它是正能量,但吸引力恐怕不够。但换一个角度来呈现信息,将被救者的行为变成信息的重点,那么在道德敏感的舆论场中,其影响力要大得多,否则也不会任何一次扶不扶、公交车让座问题都会成为公共话题。
果然,这则新闻赚足了公众的眼球,激起了不少人对“被救未道谢”行为的鞭挞,尽管救人者并不在意。但却也不得不说,它的传播效果取得,是迎合那些不愿意伸出援手,或者心中存在纠结的键盘党。在此语境下,“被救未道谢”成为他们拒绝施救的新借口,为他们争得了自欺欺人的道德豁免权。
匐 茎:反映问题的农民缘何怕镇官 2010-07-17 |
苗蛮子:公众不会不讲理 2011-02-17 |
毕晓哲:24岁副院长何以惹众怒 2011-02-17 |
邓海建:降低做好人成本不能坐等别人立地成佛 2012-05-23 |
邓海建:降低做好人成本不能坐等别人立地成佛 2012-05-23 |
尹于世:消融“习惯性质疑”,须点滴积累诚信 2012-07-06 |
网声 2013-03-29 |
伍鲲鹏:还有多少心安理得的“习惯性浪费” 2014-06-05 |
伍鲲鹏:还有多少心安理得的“习惯性浪费” 2014-06-06 |
伍鲲鹏:还有多少心安理得的“习惯性浪费” 2014-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