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刘 阳:“山寨”与“强拆”中的纠结
//www.workercn.cn2015-08-2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颇受关注的建筑,是“雄踞”在郑州西四环某家居市场广场上的山寨版巴黎凯旋门。

  这座“凯旋门”高约20米,前面是一处喷泉,喷泉周围的4排罗马柱旁边,各有多个高约2米的人物肖像,十足“巴黎范儿”引得不少市民慕名而来,围观拍照。

  在国内,如此这般的山寨建筑并不鲜见,从天安门、故宫、天坛,到英国“大本钟”、伦敦塔桥、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白金汉宫,诸多世界著名建筑似乎都可以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对于这样的现象,曾有外国媒体刊文讽刺:“想在一下午逛遍巴黎和威尼斯吗?可以,如果你在中国。”

  有意思的是,在不少地方“山寨”优秀文化遗产和经典建筑艺术的同时,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中国古建筑却没有得到恰当的保护。在唯利是图的发展理念下,作为文化符号而存在的建筑被强拆的事件屡屡发生。

  一边是依葫芦画瓢、空有其表的东施效颦,一边是“时不我与”、冲锋陷阵一般地与历史决断,这其中的复杂心态,实在让一旁的看客也为之焦虑和纠结,而这其中最根本的“病灶”,恐怕还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的缺乏。“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于是哪怕一座建筑徒有其表,也是模仿别人的好过自家祖上传下来的。殊不知,人家的建筑也有人家的历史意义,延续着人家的文化血脉,生搬硬造过来,除了让人“到此一游”、侧目一笑之外,还是跟咱扯不上“几毛钱”关系。

  建筑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文化课、历史课。保护好咱自己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也是对老百姓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的保护。也只有保护好了老百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华优秀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7日 17 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