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政策送暖,还需落实给力。期待这份“大礼包”,能真正送达每位一线中小学教师
第31个教师节前夕,全国1270万中小学教师收到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大礼包”: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宣布,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包括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并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等倾向。广大中小学教师将有望作别“望职称兴叹”的历史,可以攀登职业发展的新高峰,也能够将更多心思专注于教学,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在中小学教师中增设正高级职称(相当于大学教授),是改革的一大亮点。建立于1986年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为副高级,小学为中级。然而,与大学老师相比,在基层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事业上升通道却相对狭窄。尤其是观诸个别大学教师如马克·吐温吐槽的一般:“教授的笔记直接成为学生的笔记,且都没有经过二者的大脑”,确实为很多兢兢业业的优秀基层教师深感不公。如今,这块天花板即将被打破,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保障基层教师职业发展和职业尊严,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
此外,这一系列政策规定,还直指公平。一直以来,职称评定有唯学历、唯论文倾向,但对很多一线中小学教师来说,很难做到发表论文与专心教学并行不悖,毕竟精力有限;一些教学实践中深受学生好评的老师,也因为不善于做科研、写论文,很难获得应有的职称和待遇;而那些甘愿留在落后地区任教的老师更缺乏相应条件,只能错失评定资格,哪怕他们的贡献和牺牲更大。改革之后,职称评价标准更加多元,英语、论文等不再作为硬指标,而是以教学成果论英雄,让教师们更愿意在一线教学上多下功夫。
然而,在政策落地过程中,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考量。例如,高级职称评定一贯倾向城市、重点学校,难以惠及偏远、乡村学校,甚至很多乡村教师还在为自身“教师”身份的合法性问题而挣扎,这是基层教育存在的割裂现状,因而必须保障职称评定绝对公平。除此之外,弥合城乡教师待遇差异、改善农村学校基础条件等其他方面改革,同样值得继续期待。
政策送暖,还需落实给力。期待这份“大礼包”,能真正送达每位一线中小学教师,也期待更多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公平发展的“大礼包”在路上。
■我来打酱油
@怕羞的影子: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山大,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最贫乏,无论是在学历上还是论文写作上,与高校教师根本就没可比性,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却不容小觑。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突破职称评定的瓶颈,让最基层教师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就是对基层教师的最高褒奖,值得点赞。
@kellykeron:我的父亲就是一名小学老师,从教数十年,桃李满天下,唯一的遗憾,便是无法获得高级职称。其实,像他这样的教师比比皆是,他们在全国各地默默奉献,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难免会让人“心灰意冷”。倘若政策能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对他们有所倾斜,无疑是最好的激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