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姚龙华:小善举充实着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
//www.workercn.cn2015-09-25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只要社会正义还是一种普遍的理想追求,好心人就不会将善念丢弃

  近年来,助人者反被讹的事件屡见报端,让一些人感叹“好人难做”,遇见类似的情况时往往不敢轻易靠近,而是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选择做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不惹是非的路人甲。

  有一种温暖叫做拒绝冷漠,有一种善意叫做相互援手。9月22日早上,深圳市民卢先生的母亲在红树林公交站下车后突发心脏病,倒地之后昏厥不醒。此时,周边市民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齐心协力出手相助。瞬间,“雪中送炭”递来救命药的夫妇,懂得急救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的女士,拨打急救电话并维持现场秩序的市民,自动发起一场动人心弦的爱心接力与生命营救。老人最后转危为安,没有冷漠的看客,没人令人寒心的讹诈,有的只是善意流转与心存感激。

  可能有人会说,助人者之所以心无挂碍,是因为被助者的儿子就在现场,不存在什么纠缠不清的事由。事实上,助人者反被讹只是个别现象,决非社会主流,正是因其违背了社会的道德期待而显得特别“扎眼”,负面效应被过度放大,“冷漠”也好像成了肆意蔓延的传染病。即便如此,路遇危难仗义出手者仍然大有人在,助人者获点赞与被助者表感激依旧是社会常态。

  只要社会正义还是一种普遍的理想追求,好心人就不会将善念丢弃。是否助人固然是一个道德问题,而其产生的权利与责任则是一个法律问题。“好人法”为好人撑腰,打消助人者的一些后顾之忧,使做好事更加有底气,无疑是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一剂“强心针”。

  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可见,治愈社会“冷漠症”的关键还在人心。文明社会之中,人心良知本在,善意慈心如故。正是那一个个并非多么耀眼夺目的普通人的小善举,充实着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让我们自身、让生活变得更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