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2日,记者从芗城区民政局获悉,该区日前成立了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这意味着,市民申领包括廉租房、低保、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都须先经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查清家底”。(9月23日东南网)
廉租房、低保、医疗救助、法律救助等社会救助,都是来自政府的制度温暖,是对弱势群体的民生兜底,彰显社会公平,然而,变质了的弱势救助,则成了“强势救助”,救助了强势群体,反而激发社会矛盾,拉大社会不公,比如说,开宝马住廉租房、“人情保”、“关系保”,甚至是侵吞低保“救命钱”的“低保变官保”,都是典型的真经歪念。故此,强化对弱势救助申请者的“查家底”,很有必要。
在弱势救助方面,以低保为例,我们看到了相应的资格审查制度,尤其是低保名单公示制度。《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规范公示程序。各地要严格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公示制度,规范公示内容、公示形式和公示时限等。”然而,没有“查清家底”的公示,或者说,真实性存疑的公示制度,是让其价值打折的。即便可以通过公示再行更改,却早已走了弯路,也将浪费更多人力物力。由此可见,弱势救助申请的“查家底”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必要成为常态化制度。
弱势救助“查家底”,必须从“严实”上着手,做好“严实”文章。在技术方面,必须利用好信息技术平台,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在手段方面,要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并用。既要采用传统手工方式调查市民的家庭经济情况,如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等,又要借助现代信息平台建立档案。从核对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核对的内容主要是居民的个人资产,如房产、车产、公积金、保险、社保、储蓄、遗产、股票收入等。此外,还要建立动态监管机制,跟上变化的形势,确保弱势救助真正“救助弱势”。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确保弱势救助“查家底”的“严实”,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也要做好自身的锻造,谨防成红顶中介,成为弱势救助的“反作用力”。首先,要将自身定位为服务性质,免费服务或者合理收费,不可成为敛财工具。二者,核对中心必须坚持证据为先,建立“谁核对谁负责”的责任机制和追责机制。三者,“查家底”要与名单公示相结合,吸收社会和各界的监督,才能确保“查家底”查得准、查得实。
曾 颖:剖腹自医,是对医改深化的一种呼吁 2011-05-24 |
于文军:政府理当帮百姓索赔 2011-08-12 |
网声 2011-10-26 |
陈家喜:发展社会组织的 “断奶”与“喂奶” 2013-03-07 |
长沙晚报:“耗不起”是司法正义不可承受之重 2013-05-30 |
长沙晚报:“闻寒而动”提升城市人居价值 2013-11-25 |
新京报:清理培训中心,需全国统一部署 2014-09-16 |
佟 彤:点赞“公务员责任清单” 2014-11-24 |
庹新岗:农村的土地要能留住人气 2014-12-25 |
木须虫:“逼捐马云”折射当前慈善的社会焦虑 2015-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