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租住在北京丰台区的郑先生通过手机农行转账转错账户,想追回错转的3万元款项,却不知对方是谁无法联系。求助于银行,银行称涉及个人隐私无法提供,让其找警方;而警方称,该情况不构成诈骗等立案标准无法介入。记者为此还相继咨询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客服热线,得到的答复基本一样:为保护客户隐私,无法提供客户信息,建议报警,若警方不立案只能自己想办法。郑先生最终还算幸运,出警民警和银行负责人都出于“好心”帮助他查到了对方身份证号码和住所地址。
本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是,若警方和银行真的没有法律义务帮助郑先生,那事件中的银行负责人和办案民警的“好心”即存在违法违规的嫌疑,可能导致不利的法律后果,而公民一般也不能指望他人违法违规来帮助自己。本事件还只是错转3万元,若是错转30万元、300万元乃至更多,公民岂不有可能为自己错点一下指头而倾家荡产?!若真是这样,这个社会也太可怕了!
其实,银行和警方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他们依法依约都有义务帮助郑先生弄清楚对方是谁,以便让对方退回错转款项。
先谈谈警方“不构成诈骗等立案标准不能介入”之说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人民警察法》在第二章“职权”中规定了人民警察的14项职权,包括对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立案查处等。但也应注意,该法在第三章“义务和纪律”中也明确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第21条)。可见,不是不构成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立案标准的事项,警方就不能过问。人民警察对公民人身财产受到威胁,包括公民落水,家里煤气忘关等“危急”情形,都有“危难救助义务”。
本案中,郑先生的3万元款项不知转到谁的名下,银行又以没有警方介入为由,拒绝提供对方客户信息,即是公民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危难情形”,其向警方求助,警方理应依法承担救助的义务。警方若拒不履行义务,郑先生还有权利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强制警方履行法定义务。
再谈谈银行 “警方不介入只能客户自己想办法”之说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60条)其中第一句“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里的义务在合同条款里有明确约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理论上称之为“给付义务”;第二句中“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通常是合同里没有约定,而是根据诚信原则直接产生的,理论上称之为“附随义务”。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都是合同义务,不履行附随义务,同样应当承担合同责任。
客户在银行开户,即同银行之间形成了存款、转账等金融服务的合同法律关系,银行和客户为合同双方当事人。银行通过“开户须知”之类的格式条款对彼此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想必“给付义务”中应该没有 “客户转错账后,银行有义务提供转错账的对方信息,以便客户追回款项”之类的约定。但客户通过银行交易平台,将自己在银行账户的款项错误地转到了银行其他客户的账户内,对方客户不当取得利益,依《民法通则》规定,对方客户“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第92条)两个客户之间因错误转账形成的这种债权债务关系,民法理论上称之为不当得利之债,但受损人行使这种债权请求权,必须知道获利人是谁才能主张,而获利人是谁,银行一方且只有银行一方清楚,受损人只能通过银行获知(哪怕通过警方协助也一样)。因此,根据合同关系,银行依诚信原则,应当履行向受损客户告知获利客户的个人信息之附随义务(合同义务)。
银行在一般情况下,确实应当履行“为客户保密”的法定或约定义务,该项义务是为了保护客户的个人隐私和资金安全;而所谓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意他人知晓的个人信息。一旦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个人隐私即应为保护他人人身和财产利益让步。因此,银行“为客户保密”的天条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本事件就不能适用,不能作为银行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借口。
有话直说:客户资料变废品,吓人一身冷汗 2009-03-25 |
人民日报:变革中求生存 2010-03-11 |
人民日报:变革中求生存 2010-03-11 |
产经观点:银行“泄密门”如何才能关闭? 2012-08-22 |
严惩泄露源头,方能保护公民信息 2012-12-25 |
浦江潮:银行卡被集体盗刷揭开“责任”真相 2013-07-26 |
刘国强:考研信息遭泄,警示社会信息安全 2014-12-10 |
莫开伟:谁泄露了我们的银行信用卡信息 2015-01-13 |
白之羽:小心,“内幕消息”有陷阱 2015-05-19 |
刘昌松:储户转错账,警方银行有责任管 2015-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