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朱少华:从“扶不扶”到“喂不喂”
//www.workercn.cn2015-10-14来源: 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是一种基本道德,甚至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人性,却硬生生被偏见颠覆,成为一种“庸人自扰”的迷思与戒备

  不久前,西昌一位女孩给摔倒老人喂米线的照片在网上走红。照片中,一名女孩端着一碗米线,双膝跪在街边的台阶上给老人喂食。很多网友给女孩点赞,但同时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女孩是想出名,在摆拍、作秀。

  难怪这位女孩感到非常的委屈。古话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位心地善良的年轻女孩,看到老人摔倒后倒在台阶之上,天气阴冷,满头白发的老人又瑟瑟发抖,就同另一位女孩买来米线,蹲在老人面前替老人喂食。所谓的跪,也不过为了喂食更方便。可当这样一张照片,放于网上,各种声音纷纷扰扰,为何?

  那些作秀的质疑,多是源于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刚看到照片,甚至根本没有看清新闻事实,就喊出“假的”、“作秀”的定论,所谓“经验”之谈。确实,网上各种作秀无奇不有,基于以往的“教训”,看到做好事的照片就推断为摆拍,也不是第一回了。

  但是,难道因为“狼来了”屡次上演,我们就可以选择不相信真情与爱心吗?就像一直以来,社会上关于“扶不扶”的争议。本来扶老应该是我们的基本道德,但现在扶老就被讹几乎成了一种必然的逻辑了。于是,老人在大街上摔倒甚至死去,也成了一种“寻常现象”了。从“扶不扶”到“喂不喂”,背后本有一种基本道德,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甚至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人性,却硬生生被偏见颠覆,成为一种“庸人自扰”的迷思与戒备。

  由此,形成的这种新“公序良俗”就是:大街上老人摔倒,千万不能扶,扶了必被讹;大街上,见人家被偷被抢不能见义勇为,否则会被报复,好人没好报;如果有人向老人孩子表达爱心,替老人遮风避雨,把走失的孩子送回家,那就必然是在作秀,甚至为了某种利益,因为这样的行为“太反常了”。

  本来是正常的事情,现在成了反常;本来是一种美德,甚至是一个人的天性,现在却成了故意在装腔作势的作秀。并且,不仅许多人对这种颠覆表示认可,达成了“共识”,甚至更有一些人“好心”充当捍卫这种“共识”的“卫道士”,见到有人扶老,马上过去劝阻,见到有人给老人喂饭,立即站出来指出是骗局。这似乎要告诉人们,所有的丑恶才是真实的,而所有的善良和美好都是骗人的。这种“聪明”,不仅是在亵渎我们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更是一种走火入魔。

  从“扶不扶”到“喂不喂”,我们的道德和人性正经历着一场煎熬,煎熬过后,会是涅槃重生还是万劫不复,每个人都应该反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