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有媒体报道,“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后,一些家庭选择二孩随母姓,引发了一些新的家庭纠纷,也引起一些人对政策的质疑。
“单独二孩”政策是适应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而实行的新的人口政策。从长远来看,该政策有利于提高生育率、优化人口结构、推迟老龄化进程等。新的人口政策会影响到家庭的生育决策,而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也自然会影响到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变化,乃至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性格。也就是说,“单独二孩”政策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多生了一个孩子。对政策可能引发的家庭变化,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应忽视,但也不宜过度放大,更不应因为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现象就质疑“单独二孩”政策的必要性。
就此而言,对这些新问题、新现象分类看待、区别引导,可能会更有利于人们科学理性地看待人口政策对于家庭生活的影响。
有一些新问题、新现象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提供新的应对方案。例如,对于“大宝”(家庭中首个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就应当通过专业引导,帮助二孩父母更好地处理此类问题,特别是从儿童心理学方面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和干预。
也有一些问题,看似与“单独二孩”政策有关,但实际上可能与其他因素,如家庭的收入水平、父母双方受教育程度等更为相关。譬如,二孩的冠姓权问题。正如报道中所谈及的,二孩随母姓更多地发生在沿海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可见,二孩随母姓固然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现的新现象,但并非每个地区、每个家庭都会选择二孩随母姓。这也说明,与其说是人口政策变化导致冠姓权变化,不如说其实是收入水平、家庭观念、生育观念等在发挥作用。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复杂的社会系统中,要准确评估某项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也不应让一些被过度放大的事件或极端事件造成人们对于政策的误判,这将不仅不利于政策的顺利推行,而且可能误导家庭的生育决策。
中国青年报:未到结束“一胎政策”时机 2009-11-27 |
中国青年报:未到结束“一胎政策”时机 2009-11-27 |
黎 明:人口政策有极高关注度 2011-03-08 |
女干部退休年龄延长缘何争议再起 2011-12-04 |
凌霄云:生育政策科学化是对民族负责 2013-11-18 |
公务员薪酬限高提低? 2014-06-23 |
凌国华:看待“一胎焦虑”不能脱离社会转型... 2015-02-05 |
郑 军:孩子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 2015-03-20 |
经济日报:应科学确定最低工资标准 2015-04-13 |
全面放开二孩:请兼顾当下性与前瞻性 2015-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