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袭扰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卫星监测显示,秋收时节大量焚烧秸秆是此次重霾的“元凶”。
当前,环境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起床推窗先看天、出门必查PM2.5、包里时刻备口罩,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新攻略”。为了治霾,各方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加大环保宣传、实行机动车限行、关闭重污染工厂等等,多措并举之下,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各地焚烧秸秆的呛人烟火,却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环境保护上,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对粗放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调整。这个“污染大户”不解决,清洁空气就是一句空话。
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乡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显著的,莫过于外在观感的焕然一新,土屋泥路早已成为久远的记忆。但需要看到,在很多地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根深蒂固。为了省事,把粮食摊在马路上让汽车帮着碾碎;将各种花花绿绿的生活垃圾扔得河沟池塘到处都是;让畜禽的排泄物随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守旧”是日久习惯使然,更是现代文明意识缺失所致。外在的“新”与内在的“旧”,构成了污染等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在高歌猛进,然而,城镇建设呈现出一种不平衡性,即“人的建设”往往大大滞后于“物的建设”。要想解决这个发展问题,就必须破旧立新。这里的“新”,不只是外在物质的“新”,更是内在意识的“新”。如果说过去建设的重点是“有没有”“够不够”,那么今天则更应关注“好不好”“美不美”,让现代文明意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进而践行。目前来看,许多人,也包括大量已经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依然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是粗放的,文明素质和思想观念的提升任重道远。
回归眼前,新的供暖季将至,空气污染的压力又将加大。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各方尤须努力,管住工厂排污的烟囱,自己脚下少踩“一脚油”,同时也要管住传统污染源的影响。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入手,从人们的普遍思想观念转变入手,拨霾见日才有力量,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