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治堵关键在于标本兼治,双管齐下,在疏导完善城市功能、设计理念、管制措施、治理机制等方面形成合力
首都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政府关注、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堵车不仅造成经济、社会损失,有科研估算北京堵车一年的社会成本就达到700亿之多;因此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路怒族”。堵车更堵心,痛在不通。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5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557.5万辆,加上每年两亿人次来京旅游、就医,交通需求始终保持着旺盛增长的势头。功能的叠加,让城市超负荷运转,而交通更是令人望堵兴叹。
城市发展要有战略眼光,城市的治理要有全局观念,治理方法要用中医系统论,八纲辨证施治方能标本兼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局部的病变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疏通为纲,确定治疗方法。
治理北京的拥堵问题同样需要系统观、整体观,治堵不仅是交通、管理机制问题,而且是发展理念问题,还是国民教育问题。治理起来要以疏通为纲,从城市功能分解、多中心发展、前瞻性规划设计、管理创新、出行方式转变及国民教育等方面综合进行。
关于城市功能分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减压,把不必要的功能剥离,突出首都本身的功能,对其科学建设、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副中心的设立,具有分流功能。北京行政副中心已确定选址于东六环西侧,预计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像这样的不同功能定位的副中心还可以再设。
规划、设计将为城市发展提供战略空间。7月11日,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针对北京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对人口控制、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产业转移等领域作了一揽子部署,这些政策带来北京规划的系列调整,对北京未来整体发展与交通改善必将带来根本的改变。
管理创新能事半功倍,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为管理创新创造了条件。最近,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创新推出了“事故e处理”手机客户端,开启利用官方手机APP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新模式,旨在有效缓解事故致堵,是“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电子政务创新形式。
交通管制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相机调整。近日,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在长安街东单、西单等四个路口“禁左令”松绑,有效分流王府井、金宝街、金融街和西单地区的交通流量,缓解二环路桥区的交通压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体现管制的灵活性,因地因时制宜。
治本还在于出行方式的转变。据测算,北京市公交出行人均占有的道路资源不足开私家车的1/30。但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仅为48%,与国内外主要城市还存在明显差距,若能使10%的人改变出行方式,就能对缓解交通拥堵产生很大作用。英国伦敦采取征收拥堵费,而我国香港地区是以构建公共交通系统,改变人们出行方式。让市民改变出行观念,选择更为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需要合理引导,也需要不断提高公共交通软硬件实力。伦敦、香港两种方式一硬一软,北京可以借鉴参考。
同时,还要提升民众素养缓解“路怒症”的戾气。现代都市人因为生活节奏快,加上购房贷款、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工作繁重等一系列因素,“压力山大”,这种压力得不到有效排解,过度积累的负能量就会引发焦虑,继而导致情绪暴躁、冲动,一旦开车上路,就很容易得上“路怒症”。“路怒症”在医学上很难定义为病症,但如果得不到及时调理,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危险驾驶和正常疾病。
心病还要心药医。文化、心理疏导高效、实用、便捷,且成本低廉,除了加强交通文明教育之外,还可向传统文化寻找一些借鉴,如禅宗文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开车也是一种人生修炼,行车相互谦让,不开“斗气车”“英雄车”,不当“路怒族”。始终保持平和心境,万事以平常心待之。驾车者良好的心态、观念、行为习惯是交通文明的标志。治堵,“人和”因素至关重要。
北京治堵关键在于标本兼治,双管齐下,在疏导完善城市功能、设计理念、管制措施、治理机制等方面形成合力,形成一种创新、绿色、共享的交通精细化管理机制,创建平安北京,必将实现筑梦成真。
南方日报:广州不能重蹈“首堵”覆辙 2010-12-23 |
邓海建:别太把“不涨价倡议”当回事 2011-04-14 |
新京报:推进城镇化要顺应市场规律 2013-12-16 |
江德斌:“APEC蓝”给了我们治理环境的... 2014-11-10 |
新华网:北京人口,何以解忧 2010-01-30 |
学北京限购,不学学北京政府“东迁”么? 2015-06-19 |
叶祝颐:别说到交通拥堵就拿伦敦说事 2015-07-24 |
王东阳:蓝天长驻需化强制为自觉 2015-09-09 |
丁永勋:从最堵月开始,把绿色出行变成习惯 2015-09-22 |
新华网:北京人口,何以解忧 2010-01-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