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募捐亟待补上监管漏洞
孙曙峦
//www.workercn.cn2016-02-01来源: 经济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先借用美女头像,在知乎网上将自己打造为女神“童瑶”,再注册小号扮演患病女大学生“ck小小”,然后上演双簧苦情戏,成功骗到24万余元爱心款。后来才发现,“女神”童某竟是男儿身。日前,苏州警方发布消息称,童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一出双簧苦情戏换来24万余元爱心款,网络强大的募捐能力令人惊叹。尽管“童瑶”已被刑拘,但接下来,谁能保证不会再有新的“童瑶”出现?
如今,网络已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慈善募捐,也搭乘网络快车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在为真正有需要的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骗子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尽管按照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只有“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可依法接受捐赠,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困难人士通过网络募捐获得必要的捐款,渡过了难关。如果彻底禁止网络个人募捐,无疑会关闭一条有效的求救途径,导致一些困难人士求告无门。
因此,要想让网络募捐真正惠及困难人士,必须对网络募捐加强监管。对募捐行为,平台应担起监管之责。比如,平台可以设置募捐功能,若有网友需要募捐,可向平台申请开放这一功能。通过平台实地调查后,网友才能申请成功。“童瑶”之所以能够诈骗到大笔捐款,根本原因就在于平台的监管漏洞。因此,这一监管漏洞,亟待补上。
编辑:张苇柠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