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月19日晚,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报社主办的 “中国法治”客户端发表“记者调查”,称基本证实已举办四届、正在举办第五届的所谓 “中国百强大律师”评选活动,是由一个没有任何法律资格的山寨主体举办的山寨活动,实际是以收取高额报名费为目的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活动,甚至可能涉嫌诈骗犯罪。(2月21日人民网)
“山寨评奖”竟把律师也骗倒,折射的是当前各种评奖活动中的乱象。这些年来,以奖牟利、拿钱买奖的事儿不时发生,其规格之高、头衔之大,更让人瞠目结舌,大都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较高的评定级别,有的甚至打着国务院某某部委或其他部门的旗号;其二,大都称与一个全国性的媒体挂钩,或以媒体为牵头单位;其三,绝大多数的入围评定,都不是免费的午餐,少则要交几千元,多则上万甚至十几万元。如果参加颁奖典礼,还会另收一笔数额不菲的会务费用。以至于有新华社记者指出:“当前的各类评奖活动可以用‘乱象重重,真假难辨’来形容。”
评奖评选的本来目的在于树立榜样,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必须主办者权威,设计严谨,过程接受广泛监督做到透明公开,这样的评奖评选才能让人信服。“山寨评奖”广遭诟病,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民间组织属性,而在于其宗旨暧昧、价值观混乱、评选标准不客观,具有功利性。更要命的是,一些“山寨评奖”的背后,往往会有几个 “曾在相关主管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的重量级人物”当评委,他们手中的权力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迷惑着公众。在这个过程中,主办方有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利益交换的中介而已。由此,“圈钱”的评奖与权力腐败挂上了钩,真真假假的评奖活动长盛不衰。
山寨的 “中国百强大律师”评奖活动,既让律师蒙羞,更在警醒我们,“山寨评奖”贩卖的不仅是荣誉和奖牌,还有公权力。打击“山寨评奖”,仅有清理整顿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彻查背后的权力腐败,斩断依赖“山寨评奖”而生的 “评奖经济利益链”,让“利益链”所有参与者吃不了兜着走。
举报人的不幸与河南彩民的幸福 2009-11-21 |
李 唐:案件推倒重来 司法更需重拾威信 2011-01-17 |
知 风:倪萍的“脊梁”和“达芬奇”的胶合板 2011-07-19 |
李光金:“证书控”在诉说怎样一种江湖? 2012-05-18 |
陈国琴:不问责比大桥坍塌更可怕 2012-08-29 |
网声 2012-12-31 |
报博 2013-02-06 |
阿 蒙:标语大秀“诺奖女婿”学校该挨批吗? 2014-10-16 |
中国青年报:某些领导亲属为何能“靠啥吃啥” 2015-02-12 |
灰 狼:金鸡奖开始兼容并包 2015-09-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