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不能让宰客鱼只剩下苍白的骨头
段春荣
//www.workercn.cn2016-03-09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天价鱼事件”的纷纷扰扰、几经反转伴随了我们很久。扑朔迷离的真相,勾勒出了旅游消费中的诸多乱象,也勾起了公众心中各种不愉快的旅游消费经历与担忧。

  或许,我们对天价鱼都深深惧怕,但是“天价鱼”不常有,日常消费中缺斤少两的事件却非常多。这不,近日重庆沙坪坝重大A区附近的一家鱼庄也上演了因吃鱼被宰而引发纠纷的事件。当然,这样的事件如果只是一般性的纠纷,即使当事人把真相图片和满腹抱怨发到朋友圈,无非也只是小范围内的吐槽与发泄。但在该事件中,引起公众注意的不是消费被宰本身,而是那让人惊叹称奇的维权行为——鱼骨拼图——要求店方将他们吃剩下的鱼骨重新拼凑起来,以判断这是否是一条整鱼。

  无节制的宰客行为与奇葩的维权行为,隔着时空在欺骗消费者的语境里对话,都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而此种无奈,折射出了当下消费维权环境的苍白。

  回到两起有关吃鱼的事件本身,天价鱼起初的争执在于斤两,“鱼骨拼图”的起源也在于斤两。如果不是因为天价的噱头和鱼骨拼图维权的奇葩,或许,这样缺斤少两的事本身不算个事。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会在菜市场、饭店等场合里上演,我们甚至对这些行为习以为常,只要不离谱,我们甚至都懒得追究。特别是像吃鱼这样的消费行为,一旦消费了,即使对斤两有疑问,都已经无凭无据了,即使后知后觉,自己也知道为时已晚。

  当然,默许和纵容一些轻微的宰客行为,不是公众的维权意识淡薄,而是维权过程太麻烦、维权成本太高的缘故。利益受损与维权不易权衡之下,加之吃亏是福的心理安慰,不少人选择转身后骂几句,心里埋怨几句就算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怕麻烦的心理和取证难的现实,在斤两上做手脚。于是,当有人采用“鱼骨拼图”这样的行为进行维权时,不少人指责这是矫枉过正的做法。这样的指责,何尝不是怕麻烦的心理在作祟。

  回归到社会的常态。天价宰客虽然只是极端的行为,但是经过各种挖掘与发酵之后,却往往会激化我们敏感的神经,加之消费市场透明的缺失,知情权难以保障,天价宰客不仅仅让公众谈起事发地、谈鱼谈虾而色变,这种敏感与焦虑也会被带入到其他消费行为中,增加怀疑与不信任因子。

  怕被宰而心生不信任与怕麻烦而纵容构成了消费者意识深处的张力,这种张力作用着维权自觉及行为取向,加以畅通的维权途径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距离,消费维权要么自食苦果,只剩苍白的鱼骨碎了一地;要么通过“鱼骨拼图”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向商家发难,让碎了一地的鱼骨成为苍白的证据。维权行为取向的极端,凸显着畅通的维权途径与高效的维权环境的缺失。

  倘若一起起极端的事件也无法唤醒监管的归位、维权的自觉与维权的保障,那一条条宰客鱼到头来就只剩下苍白的骨头。两会期间,黑龙江省长回应“天价鱼事件”时称“不是什么坏事”“深刻反思,欢迎监督”。的确,缺位的监管要及时归位,畅通的、低成本的维权路径要及时打开,要切实通过有效的监管与高效的维权处置创造良好的维权环境。同时,该深刻反思的不仅仅是政府监管部门,每一个消费者也要从这些极端的事件中吸取教训,提高预防性,多一些理性消费,少一些后知后觉,将维权关口前移,增强维权自觉性。总之,只有监管执法与消费者的自觉共同发力,才能让宰客存在的空间越来越狭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