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4日,上海市食药安办表示,对于有关部门此前破获的1.7万罐冒牌乳粉案件,上海市食药安办正协调相关7个省彻查假冒乳粉流向。食药监总局发言人表示,经初步了解,上海市公安部门已经对查获的假冒乳粉进行了产品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5版)
冒牌的乳粉,却是符合国标的。意味着,牌子虽然是假的,但质量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这一次,消费者似乎可以稍微感到庆幸:碰到了还算有点良心的商家。然而,假的终归是假的,符合国标不能掩盖造假的猖狂;这次“不存在安全风险”,也无法长久地消解公众心中的担忧。
此事说来颇有些荒诞意味,正如某个小品中所调侃的那样:“造假要造得比真的还真!”这舞台上戏谑的一幕,在现实中其实不乏案例。惹人苦笑,更让人痛心。虽然这次事件比那些直接生产劣质有害食品的有良心些,但它对消费者的欺骗、对正常市场竞争的破坏,是无法被忽视的。
冒牌的合格乳粉,让笔者想起了在购物消费中的高仿现象,相比于粗制滥造的山寨货,高仿讲究向原装看齐,不少高仿货卖家常吹嘘:使用和真货无区别,非专家看不出真假。总的来看,高仿货要比一般的仿品价钱贵,但比正品却要便宜很多,因此它有着不小的市场。
从高仿鞋、高仿包,到这次的“高仿”乳粉,值得庆幸的是,假货本身的质量提升了,但更需警惕的是,再怎么“高仿”,毕竟还是假货。对于生产者而言,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商业信誉,是十分可怕的,这样的生产者说白了就是为了捞一笔,他们没有多少“良心”可言,这次“高仿”乳粉符合国标,谁敢说不是因为侥幸?对于消费者而言,“高仿”虽比低劣地造假好些,但终究不是“可靠”产品,更何况,很多消费者都是以为是真货才买的,这本身就是消费欺诈,并且,一个冒牌产品留给消费者的负面印象是深刻的,成就一个品牌需要不可懈怠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品牌往往只需要一两个恶性案件。这方面的例子不必多举,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便是明鉴。
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本有能力生产合格产品,却为何不去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而是作为“假货”去冒充别人的牌子。有人说:消费者只喜欢国外大品牌,所以才有人铤而走险,灌装合格的国产乳粉冒充洋品牌。乍一看,似乎有几分道理,实则并非如此。“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有无良厂商坑骗在先,才有众人的鄙夷唾弃。
造假依旧猖獗,监管依旧显得乏力,在这些问题面前,带着庆幸的“高仿”乳粉符合国标又能说明什么呢?
庾向荣:提高执法效果,罚没物处置需规范 2010-11-25 |
张贵峰:收藏节目砸赝品,“护宝”还是娱乐? 2012-08-21 |
严辉文:官方该如何回应干部私事 2014-05-22 |
把准养老公平时代的改革脉搏 2014-12-26 |
舒心萍:高仿日用品让消费者很受伤 2015-07-21 |
不能放任“高仿”横行市场 2015-07-21 |
邓海建:造得出高铁也要造出好圆珠笔 2015-11-11 |
邓海建:大众产品更离不开大师级工匠支撑 2015-11-11 |
造得出高铁也要造出好圆珠笔 2015-11-13 |
“高仿”乳粉掩盖不了真问题 2016-04-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