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干部履职考核,“相马”不如“赛马”
胡文江
//www.workercn.cn2016-04-13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日前,湖北省委对27名履职尽责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对履职能力、精神状态或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28名干部予以组织调整,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22名干部予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省委书记李鸿忠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严上真下”,以实干论实绩、从实绩看德才,让想干事、能干事者有机会,让“不干事者出局”。(4月12日《湖北日报》)

  “相马”不如“赛马”本来是企业用人奉行的圭臬,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履职能力考核,也应当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一套“以业绩论英雄”的履职考核机制。然而在我们身边,从来不乏那种政治上不强,也不踩“红线”的“两不先生”,混在“乐队”里装腔作势的“南郭先生”,混日子的“撞钟先生”和投机钻营的“好好先生”。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其实很简单,用人导向和考核方法出了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在评价、考核干部往往习惯于基层“推选”而不看业绩,结果推出来的必然是印象好、人缘好的“好好先生”,这就是典型的“相马”做派。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干部履职考核中如果不重视党员干部的业绩指标,总是醉心于“相马”而不去“赛马”,实则是对干部是否努力为党干事的失察,是对“干部”实质的游离,是对党的事业不忠,更是对干部管理、考核和选任主体责任的失守。

  正如李鸿忠所言,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是干部选任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谁在干事创业,谁在混日子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始终明白这个单位的正常运转、向上向好谁是不可替代的,谁是可有可无的,不能用表面上的“民主”推荐、基层“相马”自欺欺人、误人误事。为此,必须克服如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是不能只重印象不看业绩,只讲人情不守原则。基层推荐的一个弊端就在于,人们在推选先进、评价干部时往往不是从有利于单位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而是从是否有利于本部门局部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的角度做出取舍,对人缘好、关系好的人打高分,对于坚持原则、敢得罪人者打低分,有时候还往往出于趋利避害、嫉贤妒能的心态给竞争对手打超低分。这种不讲大局、不讲政治、不讲党性,甚至不讲道德的做派在基层单位相当普遍。如果党委一把手对此放任自流,无异于自挖墙脚。唯有果断摈弃“相马”做派,出以公心、维护大局,从有利于单位事业发展的角度考核干部尽责履职情况,凸显“以业绩论英雄”的考核导向,方能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是不能只听唱功不看做功,只念苦劳不重功劳。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我们身边,有的干部升迁晋级“八分靠嘴”,如果党委一把手只是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偏听偏信,疏于实地调研、不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就往往会被那些“唱功好做功差”者蒙蔽了双眼,更不用说能否发现那些真正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踏实做事的老黄牛。基层不少冲锋在前的斗士、人才往往就是这样给埋没了,相反有些人虽然没有什么业绩和功劳,可是他们善于和领导“沟通”,惯于做“表面文章”,这些人尤擅抢功劳、推责任,欺世盗名、逢迎有术,对于这样的干部党委一把手必须时刻保持定力,一旦着了他们的道,必将有害于事业和大局,让真正的干事创业者心寒。

  三是不能只考核不问责,只严上不真下。考核干部履职情况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目的是为了更加有力地破解难题、推进工作。“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湖北表彰27名履职尽责先进个人,调整28名履职不力的干部,还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22名干部予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就是在考核结果运用方面树立了榜样。某种意义上说,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将那些履职能力、精神状态或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干部调整下来也是干部队伍建设领域的“去劣质产能”,同时将那些善谋事、勤干事、能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提拔上来也是内部挖潜、盘活人力资源的“去库存”之举,无异于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