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4月27日,兰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该《条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一审以及一审之后的征求意见、调研论证中,备受关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条例》最终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原《条例(草案)》进行了10处比较大的修改,其中包括取消了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收缴养犬管理费”的规定。《条例》同时对公安、城管和畜牧兽医行政部在犬只管理方面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相关报道见4月28日《兰州日报》六版)
近些年来,养狗似乎成了城市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饲养“看门狗”还是“宠物狗”都有增无减,各种贩卖和饲养犬只的生意都红火异常。但养狗在给一部分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是恶犬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从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地频发恶犬伤人事件,一些人出于自己的特殊爱好,喜欢饲养烈性犬、猛犬,给周围的居民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其次是流浪犬问题。现在城区范围内出现的流浪犬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再有就是养犬扰民问题,养犬属个人爱好,但不少犬主缺乏公德意识,为一己方便让犬只随地大小便,亦或不加训练随意吠叫,或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溜犬,不时损害侵占公共设施……饲养犬只,尤其是在城区内饲养,确实已经不是居民的个人爱好问题,而是影响全体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大事,应该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对于养犬的管理,兰州市也和国内很多城市一样,出台过一些管理规定。但这些规定立法层级比较低,规格不够高,规定内容也和实际状况有一定出入,执行起来难度大,规范刚性也不是很强,其遵从度和约束力都打了很大折扣,甚至流于形式。
养犬本是公民一项权利,但权利不是无节制的,在公民行使养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义务。很多人在提及养犬扰民、伤人问题时,都提出要倡导文明养犬意识,但文明养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行为规范,而是需要在“依法养狗”的约束下逐渐养成。此次《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将居民养犬管理上升到了地方法规的层面,既保证了养犬人的合法权益,也对其行为作出了法律规定,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各管理部门在此范围内的具体职责,做到了“有法可依”。现在要做的就是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履行好各自职责,严格把关,从严治理,使养犬管理《条例》真正落到实处。
《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已经对养犬行为作出明确法律规范,这为“依法养狗”提供了法治基础。然而有效遏制不文明养犬行为还需要以法律为准绳,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大力倡导文明养犬,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提升饲养人的公共道德意识,使养犬人文明养犬行为与职能部门规范养犬的执法行为相结合,疏堵结合,才能根治狗患,使“人类的朋友”真正和谐地融入城市环境之中。这一点对正在大力创建文明城市的我们,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法制日报:法治助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2008-12-18 |
法制日报:盛世大国 法治兴邦 2009-10-01 |
检察日报:法治兴则国昌 法治明则国强 2009-10-01 |
声音 法治 2012-04-24 |
人民网:兜住民生底线,织好社会救助安全网 2014-04-24 |
张 铁:让法治成为国家信仰 2014-10-24 |
光明日报: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文化 2014-10-31 |
法制日报:切实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2015-01-28 |
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2015-11-13 |
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2015-11-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