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网约车属于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但却是相对高端的公交服务,不是说应该让每个人都能打得起车”,针对网约车的争议,日前,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交地铁才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服务,把网约车当成代步工具的定位有问题。(4月28日新华网)
“不能让每个人都能打得起车”,透过这雷人的观点,似乎看到了领导指点网约车的自信和迷之微笑。审查司机身份、要求“下架”优惠、按非法营运查处……事实也证明,在整治网约车方面,相关部门确实有一套。
从效果来看,似乎并不理想,甚至还有些不给面子——在广州要求平台“下架”优惠后3天,神州专车便推出了“更大的优惠”。事实早已证明,杀鸡儆猴式的管理方法并不好用。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高端”的服务,为什么老百姓总能享受得起呢?
答案很明显,网约车并不高端,也从没有人把网约车当成代步工具,而它的蓬勃发展,无非是“落后的公共交通和出租车市场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资本、移动互联网、市场、乘客一相逢,便胜却政策无数。
从职能定位上讲,相关部门当然有权力“规范”网约车,但有权力不等于有能力,网约车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想依靠行政命令强制干预,几乎不可能。况且,从以往的管理手段来看,一味喊打喊杀只会暴露心底的怯。
至于网约车市场,也并不是尽善尽美,司机身份审查不严、补贴大战扰乱正常竞争……这些都是需要规范的地方,是网约车市场发展过快带来的缺陷。只是,有缺陷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整体,否则,从逻辑上来讲,是本末倒置,从发展上来讲,是典型的“开倒车”。
说到底,是市场选择了网约车,丰富了公众的出行选择,是网络打破了现行的游戏规则,带来了新的挑战,是中央的“顶层设计”不明确,造成各地百般不适,胡乱猜测,擅自行动,雷言雷语频出,奇葩措施不断。
所以,才有了“网约车是高端服务”的习惯性思维,才有了“按非法营运查处”的杀鸡儆猴,才有了“不应让每个人都能打得起车”的荒诞不经。一句话,相关部门还是不愿意正视“公众更喜欢网约车”这样的现实。
不可否认,出租车市场是江湖,利益纷争不足为外人道,但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经济,这也警示有关部门,与其对网约车的潮流视而不见,不如先学会在商言商。
“财产公示第一人”:被逼出的特例 2010-04-09 |
毕晓哲:三聚氰胺搞实名制会有杀鸡儆猴之效 2010-09-26 |
中国青年报:冲凉有风险 劳教须谨慎 2010-04-14 |
贺 方:“法治”别成了“想着法治你” 2011-08-10 |
广州日报:提高保密技术,防个人信息“裸奔” 2013-10-24 |
让市场决定网约车的去留 2016-03-15 |
监管规范使网约车 升级为“合法玩家” 2016-03-30 |
网约车行稳至远不能一罚了之 2016-03-31 |
如何定位网约车,民意说了算 2016-04-29 |
给网约车定位不能偏离“分享经济”本质 2016-04-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