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尽管此举打着“父爱”的名义,但却不无干涉孩子自由、侵犯女儿隐私的“违法”之嫌
因为自己长期出差,无法照看家中的女儿,两个月前,家住四川省西昌市长安中路的张兵在家中客厅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一是可以防盗贼;二是可实时关注孩子动态,如按时回家没有,确保孩子安全。”然而,这在家里却引发了冲突。“我这么大了,也应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爸爸这样做就是侵犯我的个人隐私。”17岁的女儿张玲以隐私被侵犯为由,负气离家出走一周,至今仍未回家(5月23日《成都商报》)。
因长期出差在外,就把对女儿的监护交给摄像头的“监控”。尽管张兵将此举赋予了“父爱”的名义,但却不无干涉孩子自由、侵犯女儿隐私的“违法”之嫌。透过女儿对其父行为从“监护”到“监控”再到“监狱”的认知反感,笔者不能不说,张兵的“父爱”其实是不谙孩子心理、悖逆教育规律的糊涂之爱、扭曲之爱。女儿离家出走的反叛之举,应当成为包括张兵在内所有家长矫正家教误区的反思警钟。
也许,张兵监控女儿的初衷,的确出于对“实时关注孩子动态”的安全考量,甚至不无鞭长莫及的几分无奈:父母离异后的单亲呵护,当爹又当妈的十年艰辛,为生意出差在外的时时牵挂等等。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与底线,那就是“爱”必须首先体现于对对方的尊重、信任与沟通。以摄像头“监控女儿”,显然罔顾了孩子的人格尊严与个人隐私,当属建立在信任缺失和沟通缺乏基础之上的单边行为,悖逆了女儿对“家应该是让孩子觉得最安全、最温暖、最放松的地方”的向善认知。如何不引发孩子的情感抵触与行为“报复”?
孩子该不该有隐私?孩子的人格尊严应不应当受到尊重?这实际上戳到了当下家庭教育的一个“盲点”。纵观对孩子形形色色的处罚管教与棍棒修理,哪一项暴力(包括软暴力)行为不是打着“爱”的幌子而实施的“侵权”之举?“年龄十七不算小”,即便是不谙世事的孩童,都绝非父母治下的私有财产,其应当享有受人尊重的独立人格与行动自由。家庭成员间当有各自的隐私和秘密,每个人都有保留其隐私的权利。爱孩子就应当体谅他们的情感、保障他们话语权。即便是矫正“熊孩子”的毛病,也需要循循善诱的充分说理和情感互动,不宜采取非理性、没商量的强制就范。
父亲当为理解、呵护女儿的臂膀与靠山,“父爱如山”绝非一味地严厉与苛责,更非罔顾孩子隐私的为所欲为。父女之间应当是一种彼此信任、良性沟通的亲情互动关系。家长平时要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注重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让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监视其一举一动,只会制造出更多的家庭矛盾。美国的家庭教育有一个“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保持二十码的距离。当然,“二十码”不过是一个象征,说明美国人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足够的心理空间。家长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要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由此解读,适度“放手”未必不是一种“示爱”表达。
齐忠敏:感恩回报传佳音 2014-11-26 |
安全条例 2015-05-21 |
郭施亮:股市的违规成本怎能这么低? 2015-07-22 |
皮海洲:匹凸匹“穿越式”增持忽悠谁 2015-08-07 |
张卫斌:“助学达人”变魔鬼,公益何来公信... 2015-08-28 |
范子军:执法公告转不得泄露猫鼠暧昧玄机 2015-09-21 |
徐云鹏:最新视频铁证究竟扒开了谁的丑陋嘴脸 2015-12-14 |
燕山快笔 2016-01-26 |
上市公司转型不能熊瞎子掰苞米 2016-02-04 |
安监职工月入七千不能成为罗生门 2016-04-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