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6月26日央视新闻报道:26日起,上海正式终止70岁以上沪籍老人持敬老卡免费乘公交制度,今后老年人也需买票投币。上海已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65-69岁每月获75元;70-79岁每月150元;80-89岁每月180元;90-99岁每月350元;100岁及以上每月600元。
关于敬老卡,经常乘坐公交车的人们多有体会,其前世今生大约使用过如下几个名称:其一,老人卡;其二,老年卡;其三,敬老卡。无论敬老卡中融入了多少政府福利补贴,也无论敬老卡普及面有多广,但由其名称变迁来看,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老年人与政府管理部门间的反复“论证”。
60岁,刚刚从岗位上退休下来,其实人并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老年,绝大多数仍然生龙活虎甚至仍然是各个岗位上的在岗人员,为社会为子女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天天乘坐公交车,天天“老人”“老年”地被敬称,是不是有点儿不尴不尬?即便是后来觉得有所不妥而进步到“敬老卡”,不还有个比老年更老的被敬之“老”在里面吗?
换言之,敬老卡本身就包含了对老年人的尊敬、福利、反哺之意,既是好意,又何不改变一种方式与称谓,对老年人加以“暗补”呢?
上海已实施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规定,65-69岁老人每月获75元;70-79岁老人每月150元。笔者以为,对老年人加以补贴,关键善举不在于分别年龄区别对待,而在于老年人不再使用“敬老”卡,而是换成了货币形式的实物津贴。这就既实现了对老年人的经济补贴,又照顾到了老年人的被动尴尬——一群无论面相还是体魄都未到老境之老年人群体,绝不愿意在乘坐公交车时被动地被他人尊称为“老人”“老年人”,因为这恰恰是一个依年龄硬划的杠杠,而非真正的尊称。让老年人摆脱这种被敬之“老”尴尬,岂非善莫大焉?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壮大之人性之脉。然而,敬老爱老民族传统也应当与时俱进,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将交通补贴以货币形式孝敬给老人,至少可以令行动不便的家居老人受益,而如此善举,还可能缓解日常交通压力。因此说,取消敬老卡,善莫大焉。各地不妨学习上海的人性敬老之举,并将这样的善举推而广之。
施 平:人在“证途”戳中审批思维之弊 2014-02-21 |
公开警察手机纯属形式主义? 2014-04-17 |
人民日报:标注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 2014-10-08 |
督促员工尽孝要做足“功课” 2015-05-14 |
一周道德点击 2015-07-11 |
张海英:简政放权,地方不能玩“越简越贵” 2015-08-28 |
叶祝颐:老年人优惠待遇理应全国漫游 2015-12-09 |
公交IC卡收费需要整治更需要改革 2016-04-11 |
利益纠葛不解决漫游费难取消 2016-04-22 |
取消免费交通并非“不爱了” 2016-06-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