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反复存取一分钱”透支客户权利
杨朝清
//www.workercn.cn2016-07-07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福建福州市华林路某银行储蓄窗口外,一名男子先后50次存取一分钱,引来其他客户的抱怨。据悉,客户胡先生拿着侄儿的身份证和银行卡,来代办手机银行业务,而根据银行规定,“此项操作涉及资金安全,必须由本人办理,不允许代办”。胡先生并不认可,于是上演了这一幕。(7月6日《京华时报》)

  这边厢,客户希望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那边厢,为了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防范金融风险,银行必须进行审慎操作。当双方谁都不愿意妥协和退让,引发利益博弈在所难免。当偏差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这位缺乏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客户便任性而为,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怒与不满。

  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说,“手机银行业务本人办理”给一些客户带来了不便;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公共规则,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所有客户的切身利益。那种对个别客户的不近人情,正是人们为了享受资金安全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倘若随意地解释规则、随意地执行规则,“手机银行业务本人办理”的合理性与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

  “反复存取一分钱”不能“有诉求就过激,一过激就违法”,再合理的诉求也要在法律框架下解决。意气用事,不仅扰乱了银行的正常运行秩序、妨碍了其他客户办理业务,也耗费了胡先生将近一小时的时间。这样的损人不利己,何尝不是一种 “无理取闹”。

  不论是一口气办理130多本存折,还是“反复存取一分钱”,少数对银行不满、心存怨气的客户,采取一种剑走偏锋的方式来进行利益表达。既然银行没有给客户办理业务的“工作量”设置限制,那么客户就一次又一次地利用规则上的“漏洞”,跟银行打“消耗战”,试图倒逼银行“服软”、“认输”。

  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斯科特所言,“在强弱关系失衡的格局下,弱者往往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途径,以无奈的低姿态的博弈技术进行自卫性质的消耗战,用坚定强韧的手段来进行利益争夺”。一些客户跟银行玩起了心眼,利用自我消耗的“弱者的武器”,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来和银行进行博弈。

  对制度规范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给社会良性运行带来了安全风险;即使目标正义,也要程序正义。“反复存取一分钱”既是对“弱者的武器”的滥用,也是对客户权利的透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规训与惩罚,或许会向更极端、更暴力的路径演变,从而逾越社会底线和法律边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