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基因测天赋”骗的不只是钱
罗志华
//www.workercn.cn2016-12-28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如何培养孩子是每个父母需要操心的事。近日,网络上开始流行儿童天赋类基因检测,通过唾液取样交给检测机构,号称能通过基因判断孩子的天赋。家长花费上千元,就可以得到一个私人定制的培养方案,根据检测报告,因材施教,后期重点培养。这种检测结果,你会信吗?(12月27日《现代快报》)

  孩子有何特点,需要通过长期观察和认真评估,希望靠一滴唾液就检测出孩子的天赋,这种想法很天真。然而,说服一些家长,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往往只要听起来有道理即可,基因测天赋之所以很流行,与相关检测机构懂忽悠、善包装不无关系。

  在医学上,特定的基因对应某种疾病,这个理论已得到证实。比如常见的唐氏综合征,是因为基因中的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糖尿病、高血压、部分癌症等疾病,也与相应的基因片断密切相关,这些科研成果都经过了较长时间且十分严谨的科学论证,得来绝非易事。

  但“基因测天赋”却没有经过论证,不具科学性。比如有检测机构认为,一些专业运动员在基因上体现出某种特点,就说明拥有相似基因特点的孩子也拥有相同的运动天赋,这一论调既缺乏严谨的逻辑,更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只是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之上,不过是骗人的幌子而已。假如家长太当真,钱被骗还算小事,孩子的前途可能反而被耽搁。

  不仅如此,此举还为孩子的将来埋下了巨大隐患。人的隐私包括多方面,基因隐私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隐私,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既可用于身份识别,又可用于生物研究,要远比身份证、健康水平、指纹等隐私重要得多。此外,一定程度而言,人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活物”,是可以用于商业用途的,假如检测机构长期保留了这些基因,家长现在或许看不出风险,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的独特作用被开发出来,很难保证这些基因片断将来不被非法买卖和利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