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留住乡愁需要传统文化
郭元鹏
//www.workercn.cn2017-02-16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失去了文化的乡村,失去了精神的乡村,是没有灵魂的。乡村的美,体现在荷塘月色上,体现在竹林沙沙上,体现在鸟语花香上,体现在农舍秀美上,更体现在文化和精神上。

  中山市启动“打造秀美村庄升级版实施方案”。方案要求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颂传“古贤”,挖掘整理、宣传弘扬传统先贤的思想、精神和事迹。引进“今贤”,鼓励回乡投资、参与公共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榜样力量,鼓励群众合力共建秀美村庄“升级版”。(2月15日《中山日报》)

  城乡一体,是国家层面十分重视的一项工程。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不能总是隔海相望,不能总是遥不可及,不能总是横着天堑。没有农村的发展,城市发展得再美好,都不能算是完整的发展。这就犹如一幅漂亮的山水画一样,只有山水共融,才能和谐舒展。只有山没有水,只有水没有山,画卷就不会透着美。由此来看,农村的发展是不能滞后的。

  如何发展农村?只有风景的美算不上大美,有了文化的美,才是和谐的美。这就要求我们挖掘整理人文传统,树立起具有道德示范作用的榜样,用这些传统、精神、事迹,感染人们。

  一说到“古贤”人们往往会与陈旧、保守、落后联系在一起。似乎只有摆脱了这些,才有时代的清风弥漫。其实不然,“古贤”也是我们秀美的文化、前行的力量、勃发的生机。这些散布在各个地区的具有当地精神文化标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

  一个失去了文化的乡村,失去了精神的乡村,是没有灵魂的。乡村的美,体现在荷塘月色上,体现在竹林沙沙上,体现在鸟语花香上,体现在农舍秀美上,更体现在文化和精神上。我们需要留住“古贤”的精神和文化,继而让这些精神和文化推动我们前行,提升秀美乡村的文化素质。这不是虚无的,而是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的。

  乡土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古贤”精神世界的鼓舞,其实还需要“新贤”牵挂故土的热情。每一个村庄都走出了不少能人,在商业舞台风雨打拼,在文化舞台舒展身姿。这些榜样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洪荒之力。在推进城乡一体的进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力量。这就要激发他们的乡情、乡愁。鼓励他们为乡村的建设出力流汗,让他们投资乡村、返回乡村、协助乡村、出力乡村。

  当榜样力量迸发而出的时候,他们给乡村带来的就是不能忽视的前行力量,乡村的文化更新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了,乡村的画卷舒展了,乡村的精神升腾了,乡村的动力无限了,一个更加秀美的村庄也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留住乡愁需要一种力量,壮美村庄需要一种动力。而传统乡村的人文精神就是村庄前行与发展的底蕴和加速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