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文化产业促进法》正在草拟
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受关注
据法制晚报 目前,《文化产业促进法》正在草拟中。作为我国首部“文化法”,《文化产业促进法》将明确地方政府在促进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义务,以确保民众可以享受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据悉,该法的出台将弥补现有法律体系中文化法的空白。
背景
根据现有的草案,在地方政府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综合文化中心、广播台、电视台、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阅读栏、流动文化服务车等,把政府要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具体化。而在公共文化服务权利方面,草案强调公共文化服务要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声音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可以通过法律来规范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边界行为,可以解决文化资源被不同的地区抢夺的现象,还可以有效区分政府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职责与权力。
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徐斌:在《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统一指导下,作为下位法的行政法规、部门规则可以形成严密的法律体系,各管理机构之间也可以逐步从多头管理转型为协同管理,为文化市场中的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
点评
草案的第十条是这样写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殊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无论是在服务形式还是服务总量上,存在忽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需求的现象。而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同,外来务工人员所需要的文化服务,往往与本地居民有较大差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当然,外来务工人员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服务,这样的文化服务该以何种形式实现,对于地方文化主管部门而言,依然是个需要深入调研的问题。
祠堂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保护祠堂也是保护乡愁
据经济观察报 福州市乌龙江畔胪雷村陈氏祠堂,迄今已有730年历史,在当地拥有显赫地位,家族曾走出无数知名人士,其中就有数学家陈景润。但是,这座承载着家族悠久历史的祠堂,正四面楚歌,随时面临被拆迁的危险,现在它已是一座被废墟围困的孤楼。
在南方各省,出现类此情形的祠堂还有很多。在钢筋水泥的造城运动之下,祠堂正在慢慢消失,不止从地图上,也在从人们的记忆里。
背景
传统的祠堂除了“崇宗祀祖”的作用之外,家族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也可以利用这些高大的祠堂作为活动之用。除此之外,同族人士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声音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泓:我们现在所说的乡愁,全都拆没了。祠堂在今天社会依然重要,尤其对于现代社会。保护祠堂就是留住乡愁,传统村落中很重要的就是群居的家族生存方式,家族最重要的就是祠堂。
福建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王利平:从目前看来,地方政府仍然希望用土地财政带来新一波增长。但是这种行政和商业力量斩断了传统乡村的人文结构,为未来的矛盾埋下隐患。
点评
单元楼已经成为现在城市的主要居住模式,过去家族群居的传统聚居模式也因此被打破,“家族人”也变成了“社会人”。旧有祠堂的建筑形式,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显得有些特立独行,祠堂旧有的文化生存土壤,也在渐渐消失。
在东南亚的华侨华人聚居区,最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往往就是祠堂,走到哪里,祠堂盖到哪里,中华文化的根就扎在哪里。祠堂是我们文化的根,它是能与现代城市、现代社会所共生的。
哥一直被相似,从未被超越 2010-03-10 |
老鼠支持爱国卫生运动 2010-06-23 |
快找从良的机会 2010-07-07 |
爱红装爱武装 2010-10-14 |
请把汽油也算成奢侈品 2011-03-21 |
第一个动手的就是李刚 2011-03-28 |
发微博一般都是“临时起意” 2011-05-13 |
新闻点点评 2012-04-17 |
报博 2012-06-26 |
朝闻道,夕改可矣 2008-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