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历史不会亏待用心的民族,生活也不会亏待有心人,文化土层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沉淀成了文明
在云冈石窟游览时,经常会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简短单调的“哇”,一种是娓娓道来的“据说这尊造像……”面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杰作,大家都会由衷赞叹,但有的止于“哇”,有的却能说得头头是道。
碰到一对在景区游览的母子,母亲认真且耐心地给孩子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后来得知,他们是第一次来看石窟造像,为了让孩子更多地了解景观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母亲花了不少力气做功课。实际上,与大多数人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相比,这种案头工作扎实、用心准备的观景之旅必定质量更高、收获更多。而做到这一点,足以折射出一个人“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知识品格。这也让人感慨,只会感叹“好美啊”与分析“美在哪”的差距,很多时候可能就是源于有没有留心、善不善积累的区别。
身处知识爆炸时代,信息资讯以指数级的速度迅猛增长,这让很多人得了“搜索依赖症”。任何知识,不管是专业的还是日常的,只要不懂就可以通过网络、经由共享去找答案,这固然方便快捷,却让不少人有了“不可描述的自信”,觉得没有什么不懂、没有什么不会。实际上,知识丰富和获取便捷,不意味着掌握并理解了它,更不意味着知识可以转化成能力。仅靠“百度”或者“知乎”,肯定不能持续解渴。
在倡导“尊重知识”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积累知识。有人说,阅读是一种文化积累、一种知识积累、一种智慧积累、一种感情积累。诚如所言,当我们有了更多的阅读内容、更宽的阅读渠道时,知识不能变得廉价,而应该更加高贵。一个朋友很令我敬佩,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规定每天的阅读量,而且不完成任务不出门,如果周六晚上收到他“还剩9页书”的信息,就意味着周日“可约”。知识是公共的,但涵养知识应是属己的、连贯的,这样才能储备起不贬值的人生财富。
如果说知识积累是地基工程,文化积累则是建造大厦。站在民族和国家的角度,我们曾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在世界文化大观园中自立自强;也经历了山河破碎之后的文化下坠,向何处去、如何去的迷茫困惑了几代人;如今,更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实现自觉、找到自信。这种文化吸引力,不仅是基于历史、语言的集体意识,更是基于每个人在文化中的成长。每个公民都有打开文化宝盒的权利和能力,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义务。而打开文化的方式之一,就是从留心日常、悉心生活、耐心积累做起。既可以跟随诗词大会享受古诗词韵律之美,也可以在对外交流中学习互鉴,更可以主动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历史不会亏待用心的民族,生活也不会亏待有心人,文化土层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沉淀成了文明。
恩格斯曾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每个人在文化积累上的一小步,都是时代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一步。就像景区里的母亲,走一路、讲一路,陪伴并帮助孩子长大,也给予了孩子不会褪色的文化体验、不会贬值的人生财富。
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 2015-05-04 |
中国家庭财富面临缩水压力 2015-10-16 |
向小田:经济下行 现金为王 2016-01-07 |
两种“不对称”下的人民币汇改压力 2016-02-15 |
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2016-06-29 |
靠什么夯实人民币的币值基础? 2016-07-07 |
所有的挫折和委屈都是成长 2016-09-02 |
面对人民币新低还能保持淡定吗 2016-11-15 |
减税,留住的不仅是曹德旺 2016-12-21 |
青年人不能缺少财富观教育 2017-02-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