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白岩松:用进步来完成对不幸日子的补偿

2020-05-25 11:11:2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主持人,白岩松广泛连线包括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比尔·盖茨、理查德·霍顿等在内的各界人士,以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身份,亲历、见证、报道了中国抗疫的进程。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接受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

  让有公信力的人说出结论

  Q.疫情暴发以来,《新闻1+1》做了100多期节目,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期?

  白岩松:它分“3+1”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哨战,从1月20日到23日,《新闻1+1》采访了钟南山院士和武汉市、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负责人,23日晚上我们做了一个为“封城”后的武汉打气的短片,屏幕上写的那行字就是: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这是第一个“1”。第二个“1”是国内疫情,期间我们采访了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包括“重症八仙”,我们几乎都连线了。第三个是国际疫情,我们连线了比尔·盖茨、马云、《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以及一些重要国家的驻外大使。最后一个“1”是复工复产,我们连线了雷军、董明珠、中国足协主席、中国篮协主席等等。

  白岩松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照片均为蔡艺芃摄。

  对于我们来说,关键在于是不是在最重要的节点和最需要的时候去做了报道,而且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节目的标题始终是“今日疫情分析”和“今日疫情应对”,剩下的都是分标题。我们就是牢牢咬住分析和应对。这是我们该做的,也是我们能做的。

  Q.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新闻1+1》中宣布“肯定有人传人的现象”,你怎么看待这期节目在疫情防控特别是公众动员方面的作用?

  白岩松:17年前的那段历史,已经使钟南山院士和他所代表的专业人士的声音,在公共卫生领域拥有了公信力。1月20日,钟老代表整个专家组,在那期节目里把话说给了所有人。也许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但当我直播结束后11点多回到家,我们主任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刚才的节目刷屏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公众都是从21号晚上开始戴口罩了。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在直播状态下看完节目得到预警,但是直播迅速以互联网、朋友圈的方式扩散,形成“刷屏”。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动员。在公共卫生领域,面对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很重要的就是:最有公信力的人说出结论,大家迅速知晓,开始防范。戴口罩是一种防范,保持社交距离是一种防范,改变原来的行程也是一种防范。从某种角度看,钟老和他所代表的专家组在那一天准确地发出预警,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Q.其实不光是预警,在整个抗疫过程中,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等一批公共卫生专业人士,让大家感受到专业的力量。这给我们什么启迪?

  白岩松: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这太重要了。我们要更加迫切地意识到,如何在各个领域培养更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具有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专家。如果我们的国家在相当多的领域都有他说了你就听而且他说的东西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对的人,中国一定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这个“超级”不是指军事上的,而是说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所以我们现在的确要闷下头来,勤勤恳恳,付出相当长的时间,让我们在各个领域冒出越来越多的专家,而且全社会要形成对专家的尊敬。所以不要再去攻击“专家”这个词,那是有些不称职的人被称之为“专家”。现在不是专家太多,是真正的专家太少。

1 2 3 共3页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