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钟 声:只靠商机当不了“驾驶员”
//www.workercn.cn2013-10-1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但是决不拿国家核心利益做交易,决不容忍他国随意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

    中英关系在探索健康稳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15日,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对话展示的合作氛围以及取得的59项互利共赢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这一积极进展,是以英方承认其在涉藏问题上的错误做法、明确做出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郑重承诺为前提的。否则,陷入长达一年低谷的中英关系不可能转寰,也无法展开务实合作。

    对这一点,英国《每日电讯报》看得比较准确:谁才是英中关系 “真正的驾驶员”,答案非常清楚,实力天平明显“往北京倾斜”。

    国家之间的关系有经济帐,也有政治帐,这两笔帐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做生意得有正常的环境,需要良好的政治氛围来保障。由着性子损害中国利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后,还幻想着中国被动接受“政冷经热”局面,是一种荒唐的幼稚病。同外部世界交往时,中国有不可撼动的原则,对英关系如此,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不会有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聚焦解析中英关系最新进展时,一些西方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商机”当成关键词。英国《卫报》相关报道以“英国准备在对华关系中迈一大步”为题,指出英政府主动伸出“橄榄枝”,背后有务实的经济考量。美国《纽约时报》也发表评论称,“英国不希望错过来自中国的商机”。

    商机,的确是国家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外交手段。对奉行实用主义的交往对象而言,关乎现实利益的商机往往比国际关系准则和道义感更有分量。商机不会凭空出现。保持不住必要的发展速度,缺少足够发展活力,一个国家提供不了像模像样的商机。

    交互性是商机的一个基本特征。换句话说,商机的丧失对往来双方都是一种损失。承受力的强弱,同经济体量大小和运行状况直接相关。经济体量大、发展势头好,切断某些商机远不至于有断腕之痛;经济体量小、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感受就会全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把握主动权,就得保持住发展活力,作经济大国强国。

    针对一些西方媒体的“商机论”,需要指出的是,只靠商机当不了“驾驶员”。捍卫国家尊严、掌控外交局面,至少还有一个要素是必须的,那就是坚定的意志。

    中国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但是决不拿国家核心利益做交易,决不容忍他国随意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在这方面,中国过去不曾含糊,今后同样也不会含糊。

    在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看来,“中国崛起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态势”。在这一进程中,西方如何同中国相处,如何更多地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取决于对中国国家意志的适应和理解。但愿那些制造中英关系这段不平坦历程、关注中英关系这段不平坦历程的人,能从中获取某些启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英国外交官员宣称,英国将来还有可能在涉藏问题上挑衅中国,“未来的首相”还将有可能会见达赖喇嘛。不管是否真有这样一个信息源,也不去评论这个大胆预测背后的无奈与狂妄,有一句话写在这里是恰当的:树欲静而风不止。还需提醒的是,中国人还常说一句话:蚍蜉撼树谈何易。

    既然意志坚定地把住了方向盘,驾驶员就不会打盹儿,也不会缺少定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