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丁 刚:让“未来之国”成为现实
//www.workercn.cn2014-07-23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主席在巴西福塔莱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时,提到了《巴西:未来之国》一书,指出“书中寄托了对人类文明的美好希望”。由此,这本书及其作者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巴西:未来之国》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936年,茨威格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世界作家大会,应邀顺访巴西。像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欧洲人一样,他是带着文明的优越感走进这个拉美最大国家的。

  然而,茨威格在巴西却看到了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和谐相处的稳定与安逸。反观当时的欧洲,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开始聚集。作为一个犹太裔作家,茨威格不得不在希特勒掌权后离开自己的家园,他的著作也被德国政府查禁。

  茨威格在对比中反思欧洲文明,心里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不同阶级、种族、肤色、信仰的人怎样才能和平共处?”

  茨威格在巴西找到了答案——“只有在秉承和平发展原则的巴西,我们对未来文明最美好的愿望才有喘息的机会,我们被仇恨与疯狂撕裂的故土才可能平静下来。”

  “我明白,我已经看到了世界的未来。”茨威格如此动情地写道。

  1940年8月,茨威格和妻子从美国纽约来到巴西定居,住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小城佩德罗波利斯。那时的欧洲已经深陷战火之中。1941年,《巴西:未来之国》出版。

  令人感叹的是,仅仅在此书出版一年后,茨威格与妻子却双双选择了服用镇静剂自杀。

  为什么茨威格要在抵达了人类文明的未来之国之后选择自杀?从茨威格的遗书与另一本同期写成的自传体著作《昨日的世界》中,可以看出一些原因。如果说《巴西:未来之国》是作者对未来的期盼,《昨日的世界》则是作者对欧洲的诀别。巴西平静的生活,加重了茨威格对故乡文明没落的绝望感。在《昨日的世界》中,茨威格用自己的经历,描述了梦幻中的和平宫殿,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他在遗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与我用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

  陷于故乡沉沦之痛的茨威格没有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却从巴西的所见所闻中隐约感觉到了世界文明史即将出现的伟大转折。二战后,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现了独立、自由、自主的梦想。历史的大潮中,欧洲文明走下了神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上了时代变迁的脚步。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人们看到,一些西方学者借一战前的欧洲局势来比照今天的亚洲。因为依然带着陈旧的思维模式分析今天的亚洲局势,这些学者认定亚洲力量格局的失衡必然会引发冲突乃至战争。

  这些西方学者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此简单的比照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欧洲的历史进程不是人类发展史的唯一模式,深陷其中则会丢掉基本的判断力。早在70多年前,茨威格就在多姿多彩、充满希望的巴西领悟到了这个道理。今天的亚洲国家,理当更有智慧、有能力、有勇气走出一条与欧洲当年不同的和平发展之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