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钟 声:终结“偏袒”方能摆脱被动
//www.workercn.cn2014-09-0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如果你不去中东,中东会来找你”。华盛顿要想摆脱被动就得担起责任,释放代表公平、正义的力量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7日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表示,他将于10日发表讲话,全面阐述美国打击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简称“伊斯兰国”)的方案。在今后的几个月内,美国将不仅遏制“伊斯兰国”的发展势头,而且将全面削弱该组织的实力,夺回其侵占的领土,“并将最终击败他们”。这一表态,似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一周前奥巴马自称对“伊斯兰国”没有战略的影响。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美国近年来在中东的“战略收缩”之势由此发生逆转,还有待观察。奥巴马这次强调,美国将依靠广泛的国际和地区联盟来应对“伊斯兰国”的威胁,不会派遣美军地面部队参与作战。美国《防务新闻》周刊曾发表文章认为,“奥巴马主义”的精髓是发动有限的空袭,以及强化伙伴关系,这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致力于从亚洲脱身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提倡的“尼克松主义”——奉行让安全伙伴国发挥作用而非自己直接参战的政策十分相似。不论是分步骤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还是在利比亚战争中“靠后站”,不论是拒绝武装干预叙利亚,还是不直接出兵打击伊拉克极端组织,都体现了当下美国急于从泥沼中脱身的心理。

  透视美国从以往长期偏袒式强力介入到近期多少有几分“撒手不管”意味的“战略收缩”这一转变过程,对照中东地区无助的民众经历一轮又一轮动荡,人们不禁诘问:美国是不是早已成为中东问题的一个无法剥离的内因?

  中东上空愁云之多大约在全球首屈一指。外部大国的不当介入,还让这里本已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结构不断出现断裂,随之而来的动荡延绵不息。多少年来,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所分别代表的四种文明的差异,“剪不断、理还乱”的民族、教派等因素,加之西方势力种种形态的介入,共同编织成一张博弈的大网。各方角力间或达到某种脆弱的平衡,断续呈现和平,然事态演化过程中任何力量的强化或缺失,又引发地区重新洗牌,冲突再现。如此这般,周而复始。

  1978年,美国促成埃以和解的《戴维营协议》。应当说,此举为结束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持续数十年的战争状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打开了一个通道。可是,“美式偏袒”一日不改,中东力量平衡就无法随自然法则而形成。不去彻底理清头绪,就会在这里或那里生出更大的疙瘩。面对地区乱局,尤其是极端组织带来的全球性威胁,回避责任、撇烂摊子,只会令美国如坐针毡,愈加被动。

  时至今天,美国“没有战略”的借口实在说不过去,“完身而退”的念头也无现实可行性。正像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迈克尔·艾森施塔特所说,“如果你不去中东,中东会来找你”。归根结底,华盛顿要想摆脱被动就得担起责任,终结“偏袒惯性”,释放代表公平、正义的力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