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务委员杨洁篪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这瞬间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
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中日双方达成四点原则共识饶有意味。过去一段时间,中日关系滑入低谷,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会面、会谈等外交往来陷入停顿。日本多次提出希望与中国领导人会面,尤其希望在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面。对此,中方的态度坚定而且鲜明,即:中方重视中日关系,但两国领导人会面不是没有条件的,在涉及到日方能否正视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能否正视和妥善处理钓鱼岛等重大敏感问题方面,中国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没有妥协余地。在事关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中方不可能让步。现在,在双方达成的原则共识中可以看到,中方的立场得到完全的体现。
此次双方达成的四点共识,意味着日本方面放弃了曾经一直坚持的所谓“会面不预设前提”的一厢情愿;意味着日本一些人长期不肯正视历史,不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等僵化态度的自我否定。同时也意味着,日本还是有有识之士希望中日友好,能够掂量出利害轻重,能够明白什么是大势所趋。解铃还须系铃人,日本方面只有与中方相向而行,双方才有可能达成共识。
毫无疑问,目前中日双方达成的四点共识绝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为了双方领导人的一次会面而作的某种“铺垫”。共识的达成,首先在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愿意释放诚意,希望中日关系能够由冷转暖,从僵持走向缓解。其次,在中方一贯主张的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达成的共识,证实了中方对外交主动权的掌控,体现出中国新的外交风格。
更进一步说,共识的达成显示,在美国近年来强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政策的当口,中国人不为所动,收放自如;日本也看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表示出日方高度重视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愿意着眼大局,同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增进共识和互信的姿态。
对于中日双方刚刚达成的四点共识,人们希望得到真正的体现和落实,希望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发展中日关系。因为,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