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钟 声:解决伊核问题,机遇不该错过
//www.workercn.cn2014-12-1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关键时刻需要关键决断。重建信任并不容易,已经有了好的开端就要坚持下去

  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于12月17日开启新一轮会谈,通过外交努力达成全面协议的大门再次敞开,世界期待作为国际安全治理焦点与难点的伊核问题迎来全面解决的机会。

  伊核问题错综复杂,牵扯面广,涉及多方利益与考量,是地缘政治较量的微缩博弈场。自2002年起,伊核问题长期在对话、制裁和动武的轨道交替演进,坚持拥有民用核权利的伊朗与唯恐伊朗获得核武器的西方及部分海湾国家间猜忌深重,分歧巨大,导致谈判久拖不决。

  归根结底,伊核问题的症结还在于政治上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回顾20世纪50年代,伊朗在巴列维王朝时期发展核能,是得到美国帮助的,但两国关系因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破裂并走向长期对抗,伊朗核能力也骤然从美国及西方的“支持对象”变成“打压目标”。地处中东的以色列与部分海湾国家从民族、教派及地缘政治考虑出发,提防伊朗坐大。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与地区安全局势的演变,伊核问题的“坚冰”出现松动。2013年11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共同行动计划”,双方外交会晤密集举行,虽历经两次延期,但各方从未如此接近达成解决伊核问题的全面安排,机遇之窗大开。

  坚持政治解决伊核问题需要定力和耐心。伊朗需恪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坚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用行动践行“伊朗防御战略中绝对没有核武器一席之地”的承诺。与此同时,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要得到保障,尤其是在多年遭受制裁后,发展核能力已某种程度上成为伊朗 “自豪感、荣誉和尊严”的象征,甚至是“主权”的体现。解决伊核问题要考虑伊朗民众的感情与诉求,避免双方裂痕的扩大。

  历史上曾有过一些国家在国际社会监督下实现非核化的成功案例。在伊核问题上,坚持分步对等原则,在合理时间框架内达成一揽子方案,并予以分步实施的“个性化定制”,完全有可能再次缔造成功。

  多年来,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六国机制的成员,秉持客观公正和负责任的立场,积极参与伊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进程,维护国际防扩散体系,维护全球和地区和平与安全。尤其是中国在全面协议谈判中先后提出“五点政治主张”和“四个坚持”,推动各方将伊核问题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寻求解决,获得各方积极评价。

  政治解决伊核问题面临挑战,关键时刻更需要关键决断。西方舆论已经意识到,“德黑兰在如此众多的地区挑战上的合作至关重要”;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称,“伊核谈判不能失败”。根据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去年11月达成的阶段性协议,双方本应在今年7月20日前寻求通过谈判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但由于分歧严重,不得不将谈判期限延长至11月24日。随后,谈判期限又延至明年6月30日。似乎正如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论所言:“在任何谈判中,达成协议都不仅需要紧迫感,而且需要双方的时钟同步或是相当协调。”

  重建信任并不容易,已经有了好的开端就要坚持下去,机遇不该错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