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全球范围,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的经济表现也将会随之迈上新台阶
厚度0.01毫米的柔性手机显示屏能够带来什么?中国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作出了回答——它打造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机显示屏,意味着手机显示屏可以被轻易展开,不仅方便阅读,而且轻薄省电。行业人士认为,这项创新至少将改变手机和平板电脑分离的现状。
来自中国的突破性成果还有很多。全新研制的固态材料“全碳气凝胶”,密度是空气的1/6,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的“最轻材料”;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有望解决电脑发热问题和摩尔定律的瓶颈问题;抵御黑客攻击的远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距离被扩展至200公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再加上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一批中国企业进入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难怪乎去年下半年面世的《山寨中国的终结》一书在英美引起了广泛关注。世界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创新领域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经济学家弗里曼曾经指出:“技术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正相反,技术创新是解释经济周期的关键因素,而且通常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今天,创新正日益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亮点。2014年岁末,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位资深研究员感慨,如今预测中国经济走势,再也不能对创新端加以忽视。
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有赖于创新文化的形成。在硅谷,一批批创业公司的蓬勃发展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单看某个小公司,可能只是“毛毛虫”级别的企业,但千万个“毛毛虫”在市场上搏杀,却诞生了惊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类似的故事,如今也在中国不少地方出现。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记录了清华大学某个地下室里发生的故事:天使投资者与这所大学的学生和校友正在开发一些产品——最新的电动摩托车、价格适中的三维打印机、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报道末尾,记者引用一位创业者的话说,中国的创新精灵已经被放出瓶子,把它塞回去是不太可能的。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创新能力不足被不少人视为中国经济的最大短板,有人甚至冷嘲热讽——中国文化、中国体制难以孕育创新。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创新领域遭遇瓶颈也十分普遍。在一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创新能力迟迟难以提高也是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起步阶段的成本优势失去后,创新能力滞后导致新的发展优势迟迟难以建立。由此来看,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取得的进展,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及时实现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的经济表现也将会随之迈上新台阶。
余丰慧: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提升背后 2011-09-09 |
高以琨:创新就要不跟风 2011-10-18 |
余建斌:中国创新力在凝聚 2012-12-31 |
农夫山泉水质之争,岂能各说各理? 2013-04-16 |
常修泽:中国如何与“世界工厂”说再见 2013-10-25 |
萧 然:营造中国的创新文化 2013-11-18 |
王晓松:没点自信,如何创新 2014-04-17 |
姜奇平:互联网造就“大众创新”时代 2014-04-18 |
人民日报:世界杯,从足尖上看世界 2014-06-16 |
人民日报:靠改革创新发掘经济新动力 2014-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