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为什么不是发达经济体中独领风骚的美国成为达沃斯的宠儿,而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中国?”这是日前一位欧洲友人给笔者来信中表达的疑惑。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高达5%,让其他发达国家自愧弗如,而中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被印度赶超。为何世界的目光不是投向美国或印度,而仍然是中国呢?
今年达沃斯年会的主题是“世界新局势”,探讨经济增长放缓与地缘政治双风险下的世界经济,李克强总理的出席受到关注,印证了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对中国“新常态”的欢迎。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继续成为世界期待,原因有三:
首先是境界不同。美国要做世界领导,中国愿做领导型国家。奥巴马在最新发表的国情咨文中信誓旦旦,不能容忍让中国确定规则,但美国的世界领导癖并未改变其影响力的衰落。李克强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发表的题为《维护和平稳定 推动结构改革 增强发展新动能》的特别致辞中,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会硬着陆,仍将担当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决心与信心,让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另一方面强调,国际社会应坚守和平稳定的底线,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激活改革创新的动力,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其次是结构性影响不同。美国贵在存量,中国贵在动量。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平均贡献率高出美国10个百分点;虽然美国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仍然稳居世界首位,但世界专利申请新增数量三成来自中国。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出席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中指出:“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革开放。”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看起来是24年来最低,但7.4%的经济增长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仍首屈一指,高达27.8%。中国动量是新常态的保证,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经济要实现“双中高”,必须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开启 “双引擎”。
再次是期盼不同。世界对奥巴马的“变革”已感疲劳,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热切期待。可以说,可改革性成为中国制度的比较优势。李克强总理达沃斯致辞的重点之一是阐释中国结构性改革对经济新常态的支撑,表明壮士断腕、推进结构改革的决心与信心。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空间广阔,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以中高速再发展一二十年,中国的面貌就会持续改善,也会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可以说,中国推出的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结构性改革等带来的新机遇,无疑将给稳定全球经济提供新的引擎,也将展现更多新的互利互惠合作机会。
当然,对比中美,并非长自己志气、灭他人威风。应客观认识世界的中国期待,随时解决中国问题,并通过解决中国问题,进而为解决世界问题拿出中国方案。
看来,中国已从世界的因变量,变成了自变量。考虑世界对中国的关切,琢磨中国对世界的关切,必须适应这一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