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各国亟须携手在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之上,探索更为具体、务实并能在更广泛层面推进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之道
2015年是全球发展事业的关键一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将在今年到期,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在今年9月敲定。当前,相关的政府间谈判已在联合国启动。
2000年,联合国启动千年发展目标,包括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两性平等、降低儿童死亡率等八个方面内容,至今已取得巨大成果。然而,当前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一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有大量人口深陷贫穷泥沼之中。在非洲,尽管新世纪以来经济整体发展迅猛,但是因为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撒哈拉以南地区仍有超过1/4的人长期食物不足。与此同时,战乱、政局不稳等因素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在凸显。2014年,从叙利亚、南苏丹到乌克兰等多个国家,战争与冲突导致数千万人逃离家园,成为二战以来流离失所人数最多的年份。
部分已经脱贫的人口因为缺乏稳定提升工作和生活水平的机会,面临返贫之虞。在拉美、亚洲等地区的不少发展中国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或者交通事故让一个中产家庭重回贫困状态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印尼人口中,一半人前一年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上。
发达国家关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事业的承诺并没有兑现。1970年,发达国家承诺将0.7%的国民收入用于发展援助,但事实上这个承诺一直没有兑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危机冲击,复苏之路走得很不稳当,对于全球发展事业的投入力度再打折扣。
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各国亟须携手在千年发展目标基础上,探索更为具体、务实并能在更广泛层面推进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之道。
未来全球发展事业,外部援助仍然重要,但着眼点应更多放在帮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打造经济发展的造血机制。中国的经验表明,要真正走出贫穷泥沼,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特色,找准突破口,将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中国30多年前开始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通过一系列适应经济发展规律、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举措,成功解决了13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着眼可持续发展,各国还需要未雨绸缪,力促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保障协同并进,确保告别贫困的家庭站稳脚跟。在这方面,中国的做法受到普遍肯定,而且被认为具有示范意义。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认为,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的投入,是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经济抗风险系数的明智之举。
去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联大提交的综合报告中提出尊严、人、繁荣、地球、公正、伙伴关系6项要素,以期为后续的政府间谈判提供框架。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各国都需以积极、建设性的精神参与谈判,为全人类的福祉再度团结起来,开创一段新的征程。
哥本哈根可以为人类留下什么 2009-12-08 |
西安晚报:哥本哈根能为人类留下什么 2009-12-08 |
西安晚报:哥本哈根能为人类留下什么 2009-12-08 |
人民日报:“绿色新政”应运而生 2009-03-18 |
陈 迎:发达国家不能逃避减排责任 2011-12-16 |
汤 伟:全球可持续治理能走多远? 2012-06-26 |
中工时评:社保制度亟需可持续发展理念 2013-09-04 |
人民日报:“绿色新政”应运而生 2009-03-18 |
经济参考报:“可持续发展”话题热的背后 2009-11-10 |
经济参考报:“可持续发展”话题热的背后 2009-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