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体、一个经济体,还是一个文化体。所有的大国崛起都不只是经济物质层面的崛起,更根本的是文化的崛起。发达国家在寻求一个开放的国际市场,通过强大的国际品牌定位来获取财富的同时,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试图通过改造他国大众意识来建立文化支配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把经济全球化也变成了一场文化扩张运动。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任何国家都不应轻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资源,都不能放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品牌。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内在结构、发展动力都转向新特征。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摆脱资源和环境束缚,关键在于减弱要素的规模驱动力,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的引擎。而品牌建设正是创新的重要部分,没有品牌,就谈不上对市场的有效占有和控制,创新成果也难以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过去,我们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处于所谓微笑曲线底端的环节上。而今后的经济增长,要从微笑曲线底端向两边扩展,这种扩展不仅是在价值链上的一种攀升,更是创新的主要表现。往前扩张,可以走到设计领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往后延伸,可以走到服务领域,一系列生产型服务产业由此诞生。在这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品牌建设带有引领性质,具有强大的开拓市场效果。
高水平的国家品牌,也是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坚强保障。在全球总需求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中国过往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在发生转化,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离不开强有力的国家品牌。对内来看,国家品牌也是扩大内需、抵御外部经济波动的重要抓手,用包括品牌建设在内的多种手段来创造新供给、激活新需求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我们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和研究以国家文化为基础的国家品牌战略,从而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国家品牌的发展壮大,有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追求现代化的成功。而从更深刻和更长远的角度理解,强大的国家品牌,是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的基础,也是在国际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动的基础。实现对内认知认同、对外传播接受,中国的崛起才能更加顺利。
起薪差距 2010-11-23 |
吴华伟:大学生起薪低不等于读书无用 2010-11-23 |
中国青年报:一连串证据,蔡专家难道就没看见 2010-06-08 |
冯海宁:要正视“未富先老”带来的挑战 2011-02-21 |
杨兆敏:中国能否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2011-02-23 |
声音 2012-05-30 |
声音·法治 2012-07-03 |
邓海建:“工资过快上涨”是个伪命题 2014-10-21 |
李 记:应理解对“工资涨太快”论点的愤怒 2014-10-21 |
何勇海:“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的真实... 2014-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