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地纷纷纪念,以铭记历史,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然而前不久,美国和日本修改防卫合作指针,决定把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合作拓展至全球范围,提出进行从平时到突发事态的“无缝”合作。美日舆论普遍认为,面对中国的持续崛起,美日两国强化和升级同盟关系,意在对华形成威慑,使中国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谁也威慑不了中国。
第一,中国不挑事。中国虽然是大国,但并无称霸之心,既不排挤其他大国,也不欺负任何小国。中国不侵犯他国领土、主权,不要属于他国的哪怕一寸土地,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即便是存在争议的问题,中方也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分歧,并主张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争议,以免影响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远的不说,最近几年中国周边发生的涉华事件,没有哪一件是中国挑起的。对不挑事的中国,何须威慑?
第二,中国不怕事。不挑事,意味着中国选择在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框架内行事,却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忍耐和退让。中国领导人一再宣示,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正当权益、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方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方会吞下损害自己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表明,在涉华国际问题上,中国有原则、有底线,绝不会在维护核心利益方面畏惧退缩。对不怕事的中国,威慑何用?
第三,中国在发展。不挑事,不怕事,靠的是原则、意志,更离不开实力。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对此有着极其深刻的集体记忆。中国不挑事,但个别国家会向中国挑事,或在中国家门口生事。中国不怕事,必须有相应的综合国力和防范预警能力作支撑。中国的国防军事实力在不断提升,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不断扩大,塑造有利周边和国际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快速发展的中国,进行威慑的代价会很高。
第四,中国有定力。展望未来,时间在中国一边。这不仅是指中国对实现发展目标有必胜信心,而且是指中国对走和平发展道路有战略自信。和平发展是世界大趋势,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顺应大趋势。相较于美日同盟关系,中国倡导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更符合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和安全的需要。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对外政策以和平为基调、以合作为渠道、以共赢为目标,主张共同安全、共同发展。这样的政策会为中国赢得朋友。美日想挑拨离间,也许可以得逞一时,但不可能得逞一世。美国看似军事基地遍布世界、盟友“一呼百应”,但长远看,维系同盟关系特别是全球霸权,必将力不从心、终难如愿。
中国与美日之间虽然存在不少分歧,但更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各种民调显示,美日舆论对华好感度会因时因事有所波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主张对华交恶的不占上风。面对美日,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依然很大。
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和日本的舆论动辄把中国的外交和军事动向解读为“咄咄逼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美日同盟、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插手中国周边海上问题、挑拨中国与邻国关系制造舆论。美日如果真的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其同盟关系就会成为亚太地区不安和冲突的根源,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
美日强化同盟关系不仅威慑不了中国,反而徒增战略互疑,给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更多负面因素。美日是该审时度势,放弃为一己私利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的错误做法了。
人民日报:美韩强化战略同盟 2009-06-24 |
人民日报:美韩强化战略同盟 2009-06-24 |
张 砥:以实质性手段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2012-07-13 |
贾秀东:航母助推中国崛起 2012-09-26 |
孟 彦:警惕日本兵棋推演式“狂躁” 2012-10-25 |
张 云:美“双重威慑”将弄巧成拙 2012-11-05 |
钟 声:预测中国外交的关键 2013-02-18 |
人民日报海外版:遏制战争的“国之利器” 2013-10-31 |
新华网评:周边外交让国与国更近、民与民更亲 2014-03-14 |
刘江永:安倍要把日本孩子重新送上战场 2014-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