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顺应国际形势的发展是一国制定对外战略的基本原则,也是一国进行国际交往的规则之一。在2012年11月举行的十八大上,中国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在华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和重大国际场合多次提到“命运共同体”,发出时代强音。
从倡导一种意识,到发展成为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和对外行动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理解新时期中国大国外交的钥匙,构成了正在显现的世界新秩序的基石。
从表述来看,中国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着两个发展方向的内容。第一,本国利益和他国利益要相互兼顾,这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而言的。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总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才是人类社会唯一正确的发展模式。这种论点在冷战结束之初一度甚嚣尘上,但2008年发源于资本主义世界中心地带美国的经济危机,让全世界人民认识到这条道路的危险性。从人类历史长河看,西方国家支配的国际社会发展进程已经告一段落,各个地区和各个类型的国家在追求发展上表现出多样性,这是新时代的重要内涵。
第二,本国发展与各国发展要相互促进,这更多是从发展中国家视角提出的目标。习近平主席在多次讲话中指出,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是保障永久和平的基础之一,如果大国的外交原则不承认这一历史性逻辑,不顾及弱小国家发展的呼声,就容易“失道寡助”。中国尽管不是一个发达国家,但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具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的实力。中国也积极利用自身的经济影响力,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相关国家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夯实中国和平发展的友好国际环境。
中国充分认识到这两个发展方向的问题,并且也注意其关联性。针对发达国家,我们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驳斥西方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谋求通过应对包括气候变迁、恐怖主义和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来拓展共同利益。面对发展中国家,中国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发展战略等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倡议,其中包括倡导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多边机构,以弥补西方主导的多边银行的长期缺失,助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起飞。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目标,体现了中国对人类发展新阶段的一种认识,即各国人民掌握自身命运的时代正在到来。
人民日报: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2013-04-01 |
钟 声:奏响中阿关系蓬勃发展新乐章 2014-06-06 |
广州日报:与亚洲同命运 为世界共担当 2015-03-30 |
肖 竺:致中国梦的青春一代 2015-04-17 |
新华每日电讯:聆听历史回声 共谋发展之力 2015-04-23 |
王振峰:“新万隆精神”闪耀 “一带一路”... 2015-04-23 |
张玉胜:奏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 2015-04-30 |
张玉胜:奏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 2015-04-30 |
国平:让“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大陆落地生根 2015-05-13 |
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庆评论纵览 2009-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