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时飞驰而过的碳酸饮料货车,星罗棋布的煎炸食品流动小摊,商场里熙熙攘攘的各式糖果店,电影院里碳酸饮料、零食的分量之大让笔者咋舌……不过,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墨西哥的大街上充斥着如此之多的体重超标人士,如笔者身材的亚洲人,在墨西哥商场买衣服时总得问服务员要小号。
联合国曾发布报告称,墨西哥肥胖人口比例已达32.8%,在2013年就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此外,还有1/3的墨西哥儿童受肥胖困扰,每年有近7万墨西哥人因糖尿病死亡。这些都给墨西哥国家卫生系统带来了极大挑战。
居民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肥胖现象多发的一大因素。尽管墨西哥与肥胖的“战争”由来已久,但成效并不明显。为了让肥胖人士瘦下来,墨西哥政府从2013年就推出针对含糖饮料和垃圾食品的特别税法案,一些高热量食品和碳酸饮料电视广告的播出也受到一定限制。据墨西哥当地媒体称,2014年墨西哥全国对含糖饮料和垃圾食品征税达上百亿比索(1比索约合0.41元人民币),但这些税款却并未用于预防肥胖现象的发生,反而导致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
垃圾食品之所以“垃圾”,在于其热量、糖分及其他营养成分不均衡,低廉价格这也决定了低收入群体对它的偏好。食品价格的差异如同一道天然的分水岭将穷人和富人分割开来。试想,月收入不到2000比索的街头小贩怎会花100多比索去餐厅吃一顿正经午餐?街边15比索1个的玉米饼卷和16比索1升的可乐才符合需求。墨西哥当地媒体认为,仅靠加收特别税,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的,还会将这一负担转嫁到低收入消费者身上,从而加剧贫富差距。而贫富差距本就是这些垃圾食品畅销的诱因之一。
前段时间,社交网站上流传着一张图片,上面是一只手托着一瓶水给植物,下面是一只手托着一瓶可乐给一个孩子,旁边配的文字是“如果你给植物的是水,为什么给孩子的却是可乐”。虽然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但改变现实窘境却并不容易。
肥胖问题对墨西哥来说已经不是每个公民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敌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此高比例的肥胖问题意味着国民身体素质的滑坡,也在制约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可以看到墨西哥正在全力以赴应对肥胖问题:加强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更健康饮食等正面宣传;限制垃圾食品广告播放,征收含糖饮料和垃圾食品特别税,在学校限制销售垃圾食品和饮料……但是,这些还不是治本之道。只有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缩小贫富差距,整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是让“大众减肥”的根本大计。
人民时评:从“代言门”看名人责任 2009-12-21 |
人民时评:从“代言门”看名人责任 2009-12-21 |
大众日报:“电摩标准”应全面评估从长计议 2009-12-04 |
薛建国:戒烟药物进医保,是何逻辑 2012-04-18 |
佟 彤:谁来监管孩子的零食 2013-06-06 |
广州日报:放大食品标签不如打压垃圾食品 2014-03-03 |
周人杰:“公章瘦身”,改革刻下历史印记 2014-09-15 |
刘 乐:看待网络流行语要一分为二 2014-12-24 |
新华每日电讯:适应新常态,怎样做“加减乘... 2015-03-12 |
北京晚报:人的错?车的错? 2009-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