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中国核安全战略里的东方智慧
李嘉译
//www.workercn.cn2016-04-05来源: 中青在线
分享到:更多

  核物质,无疑具有鲜明的两面性,它既能够被制成破坏力极大的武器,也能够被作为几乎取之不尽的能量。但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核能却主要被各大国地研发为核武器,企图“相互保证毁灭”。

  中国不仅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明确表明自身核安全战略的核大国,更通过这一核安全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有的东方智慧。

  1964年完成核试后,中国政府于同年10月17日郑重宣布,中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研发了核武器,却主张全面销毁核武;中国拥有了原子弹,却宣布不首先使用——看似矛盾的表述中,实则蕴涵了充满哲学意味的东方智慧。

  和平是中国人的爱好和民族价值取向,“兵以弭兵,战以止战”的思想也曾以多种不同的口吻出现在历代的军事著作中。漫长的军事斗争更为历史上的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伤害,因此“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了最高追求。60年代的中国,正是通过研发核武器之战,阻遏核恐吓之战;走出了稳健、平衡的新路子,这条路是建立在对战争的遏止上的,可以说是中国核战略的“初级版”。

  随着冷战格局的瓦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能的使用逐步向民用转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入“核能俱乐部”,成为和平使用核能的一员。而国际局势的好转,也使得各国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技术安全和反恐安全层面的核能问题——核安全峰会应运而生。核安全,正是指核能在储存、开发、利用、运输中的安全问题。

  西方国家在核安全领域,长期以来主张核不扩散,并企图以强硬的安全保护手段护卫核设施,阻遏核恐怖袭击的发生。但它们却在深陷伊斯兰世界的泥淖中难以自拔,致使社会上民族矛盾尖锐,恐怖主义蠢蠢欲动,终至四面楚歌。

  核能亟待发展,核安全隐患却汹涌而来。如何解决核安全问题?中国又当如何发声?

  2014年荷兰海牙核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

  核能的利用从武器时代步入能源时代,所面对的自然也是新的问题。“中国核安全观”正是中国核战略的“升级版”,是一个“治标治本”的良性循环体系。中国意识到,核安全并非单纯靠“安全措施”所能保卫,而需要从根本上消灭核恐怖活动的萌芽——在世界范围内缓解民族矛盾、追求各国平等、实现持久发展。

  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只有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恰恰点明了核安全问题的核心。新世纪的中国,再度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条路是建立在发展、互助、合作的基础上的,是打破了零和博弈之墙的伟大创举,再度透出古朴成熟的东方智慧。

  东方智慧的妙处,正在于它的“跳入跳出”、在于它的“不断完善”、在于它是一种结果明晰而过程活跃的思维模式。所谓当局者迷,面对困境和挑战,我们往往难以拿出合适的对策,因为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所提出的也只能是浮皮潦草的方针。中国的施政者则能够站在更高的一层,跳出迷局,直指问题的本源,并作出正确的决断,这正是短期与长期、微观与宏观、治标与治本的区别。

  从“兵以弭兵”到“治标治本”,中国的核安全战略正是中国在各领域发展战略的缩影,精妙地展示着东方的大智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