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民企在海外安保中可发挥更大作用
王靖
//www.workercn.cn2016-04-27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很多的企业既没有落实国家规定的安保投入,也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一些企业即便有安保投入和预算,也是敷衍了事。”凤凰国际智库日前发布《中国企业海外安全管理报告》,指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薄弱的现状。4月15日是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如何落实《国家安全法》中“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的条款,成为近期一大关注点。

  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推进,中国海外安保的短板凸显。2015年,境外发生针对中国公民和机构的领事保护案件6万起,其中上百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鉴于此,“十三五”规划纲要将“提高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构建高效有力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由于境外安保是涉及主权和执法权的敏感领域,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由私营安保企业为境外机构、公民提供安全服务是普遍做法。笔者认为,这对我国的海外安保是有借鉴意义的,即在政府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大力发展民营安保企业。

  据相关研究机构估算,中国海外安保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国内企业占多少市场份额?不足一成。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中国安保企业极少,中资机构在购买安保服务时,面临的选择可谓两难——外国安保公司低端的鱼龙混杂、服务不到位,高端的又价格高昂、条件苛刻。

  从企业特点看,我国民营安保企业极具发展前景。民营企业自主经营、机制灵活,易于调整运营策略和经营手段,可以针对需求变化对各种服务资源进行动态分配,迅速应对和化解风险。同时,民营安保企业资本运作优势明显,可依照所在国的法律规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方式经营,更可以整合政商资源,扩大经营范围。

  当然,前景看好不代表市场份额会从天而降。赢得市场是需要硬功夫的,我国目前有数百家安保公司宣称提供海外安保业务,但真正开展海外业务的不到20家。毕竟,国际安保同行的发展历史长,在经验积累、资源掌控等方面优势明显。比如,作为全球最大的私营安保企业,英国G4S公司拥有多达60万员工,服务于境外100多个国家的使领馆安全、化学物质处理等敏感领域。

  对处于初创期的中国安保企业来说,首要任务是借鉴先进经验、培育业务能力,包括研究目的国的法律、政策等外部环境,增强自身语言、情报等能力,做好工程、管理、情报等配套设计。同时,在自身发展路径上,前期可着力“为海外中国企业服务”,但随着业务增多、能力提升,要逐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即实现当地化和国际化作业,而不是简单地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企业不断增强内功的同时,来自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对于民营安保企业,政府可给予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扶持。一方面,制度要明晰、监管要到位,给予海外安保行业明确的法律界定,制定细化的监管规则。另一方面,服务要跟进、指导要得力,政府机构可牵头搭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平台,借助高校、智库等各方力量,在外交、人才、智力等方面给予中国海外安保企业支持。

  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部分和服务者,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时代课题里,民营安保企业大有可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