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国际

美不应在“中概股”上动歪脑筋

许维鸿
2020-05-22 14:20:27  来源:环球时报

  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正在考虑是否要求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遵守美国会计准则。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名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议案,表示如果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遵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审计,这些公司将被禁止在美上市。该法案适用于所有寻求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但个别议员则直指这些措施是针对中国的。在美国因为抗疫不力急于向中国甩锅的大背景下,美国此举是否有把贸易战向金融领域延伸的想法?一些媒体甚至担忧,“中概股”会不会面临大批量撤离的情况?

  过去30年,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且体量巨大的经济体。深耕中国的企业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市,意味着巨大的资本增值空间,对于全球投资者都有难以拒绝的吸引力。而对这些企业的IPO融资,采用相对灵活的财务制度和监管原则,是美国资本市场灵活监管的优势。正是美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多样性,包括对风险偏好的多样性和资金背景的多样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中国的企业IPO融资,这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趋势。时至今日,美国股票市场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中概股”板块,这也巩固了纽约金融中心全球“老大”的位置,让欧洲日本包括新加坡望尘莫及。

  关于“中概股”的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一直是中美之间非常关注的问题,双方也围绕着这个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协议,开展了不少跨境监管合作。2013年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与PCAOB(美国公共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签署执法合作备忘录,针对已被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立案调查和执法的案件,PCAOB可以向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财政部提出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履行相关程序后,中方能够为美方提供相应的会计底稿。2019年10月,中美双方对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存放在中国内地的在美上市公司审计工作底稿调取事宜也达成共识,在该方面的合作渠道畅通。就日前资本市场十分关注的瑞幸咖啡造假事件,中国证监会也表示,一向对跨境监管合作持积极态度,支持境外证券监管机构查处其辖区内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美国在会计准则问题上突然打破两国既有合作议程,提高要价,显然有政治意图。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特朗普为了竞选连任,必然要更加激烈地强调所谓“美国优先”原则,甚至通过“口头”挑战华尔街的利益,巩固他的民粹主义“票仓”。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概股”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融资是符合美国自身国际利益的,如果真逼退大量“中概股”,美国自身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会受到动摇。经济体量大、企业IPO融资增量大,这些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很受欢迎,在美国之外,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甚至东京等金融市场都跃跃欲试,这一点特朗普本人也非常清楚。

  保持定力、冷静理性地推进中美监管协调,深化资本领域的合作才是目前中美最应该做的事情。一些暂时无法登陆A股的中国企业,通过灵活的财务制度安排、合法的监管制度变通到美国上市融资符合中美双方利益。但是,灵活的财务制度安排并不意味着财务欺诈,监管制度的合法变通也不意味着欺骗监管者!在这一点上,中美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像瑞幸咖啡这样的所谓“中概股”企业,靠作假账去美国资本市场骗钱,是中美监管机构合力打击的坏典型。

  一定意义上讲,不管是纳斯达克新出的监管动态还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都是美国证券机构针对互联网时代金融欺诈的新反应,其性质也是针对全体外国公司的。现在个别美国政客和媒体将其解读为是针对“中概股”的问责和限制,借此炒作中美金融领域“脱钩”,明显居心叵测,相关利弊得失他们自己应该好好计算一下。我们不能跟随他们的炒作乱了阵脚,一方面要做好相关的预案,另一方面要坚持“中概股”德艺兼修,牢牢把握底线。

      (作者是中证焦桐首席经济学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