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南京大学调查了“学校对学生求职的不利影响因素”,这是一个多选题,50.5%的同学选择“实习经历不够”,其次是“校友资源利用不足”(48.6%),排在第三位的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45.8%)。此外,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课不够”。(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发达国家的许多高校拥有完善的就业中心,越是好大学,就业中心的地位越是突出,成员普遍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养,且队伍稳定,有的咨询师甚至工作了20多年。相形之下,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本身就有三个短板,一是随意性太强,谁负责毕业班工作,谁就是就业工作干部;二是专业度不够,许多辅导员留校工作,缺乏社会上的职场经历,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三是地位偏低,辅导员总在流动,转换岗位。当就业导师自身的技术含量不高,精准度不够,其权威性自然难以服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已经从计划分配转向市场双向选择,就业指导中心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提供供需信息,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职业规划,给出具体、科学、有效的指导意见,其中还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许多知识,这给高校就业指导的人员培训和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就业指导师资之痛实是职业规划之痛。美国、日本等国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的,而我国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不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发掘和培育,缺乏学生未来发展的培育机制,中学教育缺乏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条件,而大学专业教育过于功利和僵化,导致大学里因为专业问题而有学习困扰的学生不在少数,,对外界需求的认知严重不足。一部分同学对找工作缺乏自信,也缺少个人规划,在迷茫中选择了继续深造,躲来躲去,待业人数越来越多。从而造成“最难就业年”的困顿淤积。而一旦丰满的理想遭遇骨感的现实,“骨感”的“辅导员”遭遇“骨感”的“更难就业年”,其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遭遇的挫折与茫然都使得其试错成本大为增加。
就业指导师资之痛还是社会高压的错误。当下社会存在错误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大部分人觉得只有上了名牌大学的才是人才,学了热门专业的才有用武之地。学生选择专业时多顾忌是否名校是否热门专业,而将自身的志趣、未来的规划抛之脑后。而高校专业设置也出现严重偏差,不顾师资条件、不顾社会需求自顾开展一些热门学科,缺乏与现实的有效对接,久而久之,从个人到社会都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
就业指导师资之痛警醒现代教育制度亟待改革。端正当下社会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把注重人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目标,突出高校就业中心地位,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加大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培养力度,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同时,尽早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当稳定、专业性强的就业导师足以对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就业指导,社会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变得更强,学生对用人单位和社会实践了解更多,就业指导工作有的放矢,方能对症下药,缓解大学生失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