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报昨日报道,年过七旬的华工陈教授两年来“死磕”华南快速路广园收费站至太和收费站路段多收2元的问题,最近事情有了转机,省交通厅回应:确实存在多收费,从今年7月开始,全省高速公路将实行联网收费,太和收费站将拆除,届时收费将按照车辆实际走的路程计算。
年过七旬,本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时岁,陈教授却拿起“算盘”与华快死磕,他这种较真,体现的是学人风范和知识分子的担当,令人感佩。陈教授的“死磕精神”,对公众也会产生正面感召,公共政策虽说挂了“公”的铭牌,事实上则事关每个人的“私”利,面对问题,如果谁都不管,就会酿为“公地悲剧”。陈教授就算了一笔账,自己每次往返被多收4元,10年来共被多收3000多元。如果按每天至少2万车流来算,每年多收的钱超过1.5亿元。除了陈教授,多数人甘做冤大头。
当然,公允论之,职能部门不是万能的,决策存在瑕疵也属正常。首先,客观因素,公共决策事关各方,千头万绪。就拿高速收费来说,以费养路的方式决定了利益分配的复杂性,涉及部门多,决策程序复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错;其次,主观因素,一些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例如在前期调研方面做的功夫尚浅,对相关行业存在的问题根源观察不透,未有效参考专家意见等疏漏。
因此,我们在为七旬老教授较真“死磕”点赞之余,还需要反思的是当前公共政策的决策、纠错机制。从决策环节而言,公共决策事关公共利益,决策过程参考公众意见是题中应有之义,尽管相较于以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民主性大有提升,但仍存在“闭门造车”、“外行管内行”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立“官、产、学”联合的研究体制,通过知识的多方面复合、交叉、渗透和重新组合,提出最优或较优方案,争取理想的政策效益。政策制定是综合性极强的高智力工作,对人员不仅要求“专”,更要求“通”,不仅要求每个人自身的高素质,还要达到各专业人员的最佳配备,加强开门立法、信息公开等等。
从纠错环节而言,首先要健全反馈机制,打捞质疑的声音。看新闻就会发现,尽管陈教授“铁证如山”,积累了厚厚的资料,还手绘了一张详细地图,做了清晰标注,但仍在反映了五六次之后,才等到有关部门的回应。其次,要提升纠错的反应能力,有时候一些决策问题,就如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却没有部门主动认领。要么靠“死磕”,要么等大领导批示。这需要更明晰的“责任清单”,在对部门和个人考核时不妨引入“纠错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