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择校,并非中国特色,从人口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到公共资源供应丰足、现代教育体系更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都有。有选择,意味着社会供应的优裕和进步;懂得选择,更是一种需要尊重和鼓励的权利与能力。而只有当择校成风、成“现象”时,才是病态,正如眼下的中国,解决“择校热”问题,甚至写入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文件。
举世皆可择校,为何只在中国,它才“热”成了“问题”?
原因有些复杂。其一,中华民族对于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世界各民族中间算得上前列。其二,当代中国社会对于职业选择与教育消费仍存在某种盲目追高心态。其三,与国外的择校不同,中国社会的择校,在一些时候并非基于学生的特长、才能,而是与当前社会资源的分配不明、不公和权力贪腐现象相关——虽然最终“择校”者只是少数,但它在整个社会中带来的紧张、焦虑心理,却是年复一年积聚、弥漫。
“择校热”必须化解。教育管理者为此也努力多年,比如不断发文收紧招生政策,一直到今年的严令19座大城市必须实行小升初就近入学、减招特长生且不得考试、招生人数办法公示。堵截力度加大,成效也显著。但过往几年的现实已证明,仅靠“堵”,想要“降温”“清热”,很难。只要对于择校存在着足够强大的心理需要和市场需求,人们就会千方百计在新的制度中间挖坑钻洞,取益售利。
为择校“散热”,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大力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化。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部门,不再将教育投入集中于一两所门面学校,而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基础文化素养为要,研究普罗大众的教育需求,为了每一个个体的健康成长。
做好教育均衡,要舍得将教育资源向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倾斜,这是近些年来越来越高的呼声。然而,有钱,能建起漂亮校舍,能买来先进设施,却不等于好的教育。即使像很多地方所做的那样,从名校、好校中抽调一些好教师去支援弱区差校,也未必就能立竿见影,或是“可持续发展”。成就一所好学校,需要的是对于教育规律的尊重与研究,是一大批对于教书育人孜孜以求的教育家型校长和老师们,是一套科学合理的办学、用人与育人机制,是积淀在时间里的文化与环境。
教育均衡,并不是简单的“(高+低)÷2”,它还需要整个社会打破对人才、对成功、对教育的单一评价标准,不惟考试成绩,不惟升学率,不惟“赚钱多少”来排序。在这个已然走向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里,一所好学校应该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的地方。一个好的教育体系,该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成功之道,而不是“千军万马”挤一座通往名校的“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