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曹 宁:教贵在引领 学贵在创新
//www.workercn.cn2014-06-1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3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用计算机展示了毫秒瞬间的化学反应,将传统中试管与塑料球模型无法企及的微观世界,详尽地呈现于世人面前。“计算机化学模型已经彻底改变了化学”,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传统学科所做出的贡献与改变,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每到诺贝尔奖颁奖时,总会有人重复“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许,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杰出人才的特质。新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普拉斯教授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化学反应做计算机模拟,逐渐涉及多个领域的应用;莱维特教授“现在还是自己编程”“总是去做新的东西”;而瓦谢勒教授对工作的看法是“就像你看到一块表,你会想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对于事物本质的孜孜以求,突破传统、对新技术的精深掌握和创新应用,是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共同特点,概括成关键词就是创新和引领——创新性地拓展研究思路与方法,引领和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优秀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培养杰出人才,也要落实到这两个关键词——从教学上来说,要侧重引领;从学习上来说,要勇于创新。

  教贵在引领。教师必须掌握该领域的最前沿知识,同时对整个学科甚至相关领域的知识都有涉猎和了解。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从传统的几十年、十几年一个突破,变成如今的年年变化、月月变化。甚至一些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三日不见,就要落下一大截。常常有些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发现所学的知识已经落伍,这就对教学的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让学生的知识不滞后,教师的知识必须是最前沿的。除此之外,对学科发展的总体把握、对相关学科领域的了解,对于学科内各分支的合作以及跨学科合作与交流,也非常有必要。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要广博——对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总体认识与把握,也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学贵在创新。创新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发散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就如在这个信息和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浩如烟海的信息蚕食着人们的时间与精力,要“沙中拣金”,必须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有熟练的计算机检索等手段,有目的地根据兴趣去寻找有用的信息。只有能辨别、懂选择、会思考的学生,才能看懂事物的本质,有了这些基础,才能谈到创新。事实上,创新者不过是在看透寻常事物本质基础上,对其加以不寻常的利用而已。

  教学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学风建设,而学风建设的核心在于吸引学生进课堂,调动学生主动性。目前,高校学风建设更多强调的是师德建设、考核改革以及纪律加强等,这些无疑都很有必要。但是,教学内容、学习素养也应该被纳入其中,甚至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除了要强调常规的师德修养、教学水平,也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引领性。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考试成绩、社会活动能力,更应该加上学习素养,包括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技能、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从学校整体的大环境来说,要积极促进学科内、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各学科的优势变成合力,得到充分发挥。只有保持科研与教学的先进与活力,才能创建一个高度参与、个性化的教育环境,以适应新一代学习者的需求。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