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为历年来最多,如果加上以往几年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启动实施 “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出力争实现2014至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针对大学生创业经营场所负担重、缺乏启动资金等问题,政府将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租金补贴、落实银行贷款等办法予以扶持。然而,政策出来了,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并没有真正去了解这些具体的措施和执行办法,这些优惠条目和减免政策事实上被束之高阁。除了资金、技术等硬件外,大学生创业还需要哪些“软件”?
首先,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们需要有 “大视野”。这不仅要求对外部政策环境和机遇的准确把握,也需要对技术变革和新兴商业模式的深刻理解。在大数据刚刚崭露头角、尚未显现其巨大潜力之时,国外便有一批像PriorKnowledge这样的大学生创业公司,通过设计全新的商业模式领跑于市场,其所依赖的便是“大视野”带来的“领先一步”。而中国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领域时,大多时候仍然好像在填写高考志愿,喜欢选择“热门”与“红海”。
其次,大学生创业者们需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不进则退。大学生本身有着学习能力强、应对外界变化能够迅速适应的优势,那么就不要浪费了这一强项。大学生创业者常被人说社会经验不足,那就更需要迈开腿、走出去、多学习、善运用,始终以学习的姿态面对来自环境和世俗的挑战。犹太人为什么善经营?因为他们重视学习。而通过学习能够让大学生创业者们直接受益的两个方面就是:洞察一切的“智慧”与虚怀若谷的“进取”。
第三,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更要学会活学活用,掌握“衍生法则”。老子的《道德经》中记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样,创业也蕴含着相同的哲理。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大学生创业者们需懂得思变,对核心产品和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要具有“衍生”和“演变”的能力,就好比腾讯的业务不会只局限于QQ聊天工具和游戏,而马云也不会仅满足于 “支付宝”一样,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后来的“微信抢红包”与“余额宝理财”。
第四,“创”贵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没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就像是汽车没有了引擎,动力不足;而没有创业能力的创业者就如同汽车少了轮子,行驶不了。细数成功的创业案例,哪一个不是具有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哪一个不是具备优秀的商业策划、营销和资金运作能力?如果大学能够通过教学改革,促成跨专业、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尽管创业人不一定是“完人”,但其创业团队一定是配合默契的完美团队,这便大大提升了创业成功的概率。
最后也是最基本的,创业需要有一颗 “敬业”的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复旦大学老校门的匾额上写有“敬业乐群”四个字,非常好地诠释了创业的基本要义。基于前期的充分准备、理性思考,面对可能遇到的挫折能否愈挫愈勇,能否在选定的道路上坚持下去,这些或许将成为决胜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