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几天,各省的高考志愿填报,陆续进入尾声,不过对于福建闽侯县上街镇的很多农村考生和家长来说,这几天非常焦虑,也很不是滋味。因为,他们今年享受不到降20分录取的政策了。而在过去的12年,因为这项优惠政策,考入大学对于这些家庭的孩子来说轻而易举。(7月2日中国广播网)
用“只做不说”的高考加分来顺畅地推进大学城征地,这样的土政策竟然能一做就是12年,这算是拍案惊奇吗?现如今骑虎难下——取消则民怨沸反盈天,不取消则违法昭然,可当年,这究竟是谁的主意、谁又在坐视不管、教育主管部门何以在敏感的加分问题上如此睁眼闭眼呢?
拿土地来换高考加分,这种荒唐的政策真是个天马行空的创意。有了这个筹码,征地问题就平缓多了:农家的孩子,哪个不把读大学视为天大的事,20分的加分政策,又能把全省多少考生轻飘飘地甩在身后?按照这个逻辑,但凡难事怪事不平事,都可以祭出高考加分来缓冲,在代际流动不太容易的今天,金灿灿的“20分”不啻完美的硬通货。如此一来,行政之手就轻松多了,征地成本也就被轻松稀释了,可谓省钱省力省心。
从2002年起,每年高考报名结束,闽侯县教育局便会以政府名义打报告,请求继续执行加分办法。据说流程是这样的——“报告让领导签一下,请某厅长、请高招办某某继续执行,简单签一下,用复印件传给我们(地方教育局),我们拿到复印件就可以去做,这也等于是口头答应我们去做,没有正式的文件批下来。”一言以蔽之,谁都知道这样的操作是违法违规的,也知道没法拿出正式文件来“遵照执行”,但基于某种诡异的共识,每年都有人打报告、继而签名背书。
师出无名的乱加分,不声不响、紧锣密鼓,谁也说不清其间衍生出几多乱象。不久前,辽宁本溪高级中学1000多名高考生中有87名体优生获高考加分资格一事引发全国关注,6月30日晚,教育部在官方网站发布通报,强调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那么,过往12年来,因征地政策而莫名加20分的这些“考生们”,一路绿灯而“年年岁岁花相似”,究竟谁来担责?
无独有偶的是,7月2日《东方早报》消息称,前些天,河南汝州市发布公告称,凡属于2014年被评为汝州市星级文明村的毕业生,在这次事业单位和教师招聘中,笔试总分加1分。汝州市人社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这一政策有失公平,但是由市委和市政府领导决定的,他们也没有办法。是的,还是“领导决定”,还是“卖分求顺”,却让严肃的招考因为各种“附加分”而面目模糊。既然文明村可以加分,低保户要不要照顾、五好家庭要不要鼓励?
高考或者公考,关涉社会阶层的公平有序流动,是社会公平的底线之策。一切在底线上开口子的行为,看似便利了政策推进,比如征地、比如文明村评比,但这种慷公平正义之慨的拍脑袋决策,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一方面,它伤害了制度设计的程序正义,不过是政策上的拆东墙补西墙;另一方面,它让人生竞技的裸分PK变成各种“附加技”的操演,加分越多,公平缺口越大,权力长袖善舞的空间越是辽阔。
依法行政了这么多年,只是,单从行政合法性来看,公考或者高考,地方有什么资格如此随意加分?各种狮子大开口的加分政策,除了清理,恐怕更该雷霆问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