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疑因将其承担的转基因项目经费转移被查。李宁曾被称为中国动物转基因克隆领军人物,在无锡北京等地被曝有4家公司。据农大教师介绍,转基因项目国家一次性投入有200多亿元,一个课题组每年可拿到几百万元预算。(8月25日 《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院士在中国就是学术权威的代名词,其中不少人会被掌握着重大科研项目的政府部门所倚重,往往能手握巨额的科研资金。而身兼“老板”和“院士”的双重身份,很容易让科研经费变成“唐僧肉”。去年就有媒体调查报道,在全国范围内,直接用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比例仅为四成左右。同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的“恶性问题”更是连说了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
只是,在“痛心”和“错愕”之后,有关部门似乎并没很好地求解、纠错。而根据以往案例,这种现象背后的弊病其实早已暴露:首先,在我国,重大科研项目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来主导和管理的,但是政府部门在制定项目指南的时候,却需要请该领域的专家来操刀,这就会使得整个项目在初评的时候就留下寻租空间。尤其在一些高精尖领域,权威专家的数量本来就有限,更会在项目审核时出现一些专家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现象,而这样的评审,显然会缺乏绩效。著名科学家饶毅和施一公曾于2010年在《科学》杂志撰文,直击中国科研经费的问题在于小钱大审,大钱小审。这令人深思。
其次,基于科研体制不健全的缘故,在科研项目的申报上,甚至还出现了“看脸说话”的现象。笔者在高校就曾听闻,有的教授在申报课题经费之初就会想方设法到处活动,比如充分利用师生、同门情谊,尽力和上面套近乎等。
就项目投入来说,还出现了有些项目投钱太多的现象。如果项目的钱花不完,自然就有人会打歪主意。全国政协委员张杰庭谈到高校科研经费时曾说:“我跟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有合作,他们买一个六千万元的设备,放了五年都没动,没拆过包。”一些单位通过利用虚假发票、虚报虚列支出等手段获取科研经费,这种操作手段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基于有利可图,监管乏力,一个项目,10万元能干成,20万元也能干成,那肯定会有人申请高额资金。从李宁利用科研经费、名下有4个公司一例就可见一斑。
事实上,改变科研经费成为“唐僧肉”的现象,可用的管理办法很简单。一方面,改革科研体制,严格对项目进行审核;另一方面,严格要求所有科研经费开支全部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在国外,所有科研经费开支完全透明,每一项开支的细目都可查,所以,虽然研究人员在科研项目上有比较大的自主空间,却很少出现严重的科研腐败案例,这值得我们借鉴。